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家变了!你还认得出来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家变了!你还认得出来吗?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8.htm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I6CAB70512830U.html
3.
https://m.planning.org.cn/zx_news/15483.htm
4.
http://cssci.nju.edu.cn/ly_search_list.html?id=11F0492018100012
5.
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240056
6.
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shkx/2024nd1q/202402/t20240218_5733143.s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8750
8.
https://www.wenxueyj.com/index.php/lbd-2-11-582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4%92%E5%8B%92%C2%B7%E5%87%A1%E5%B0%94%E7%BA%B3

在江苏黎里古镇的一条幽暗弄堂里,一扇白墙黛瓦的院门悄然开启,露出了里面别有洞天的“繁花书房”。这是作家金宇澄将自己祖父的老宅改造而成的现代书房,既保留了老宅的韵味,又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老家”这一概念在当代社会的演变。

01

老家的物理变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家的物理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正在被高楼大厦、柏油马路所取代。这种变化在金宇澄的“繁花书房”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原本破败的老宅经过改造,变成了充满现代气息的阅读空间,白灰色的沙发、北欧风格的装饰与老宅的木质结构相得益彰,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这种新旧交融的景象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曾经的农田变成了工业园区,曾经的土路变成了高速公路,曾经的村庄变成了城镇。老家的物理空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带来了便利和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乡愁和困惑。

02

情感认同的变化

老家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认同。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52%的人愿意回老家发展事业,但收入水平低、工作机会少等问题成为阻碍他们回归的主要原因。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当代人对老家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老家承载着人们的童年记忆和亲情纽带,是精神的港湾和情感的寄托。每当春节等传统节日,人们还是会不远万里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重温儿时的记忆。另一方面,老家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大城市,就业机会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让许多人不得不选择离开。

年轻人对老家的态度尤其值得玩味。他们既渴望在老家寻找文化认同,又希望通过旅游等方式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2024年春节期间,87.5%的年轻人有出行计划,他们或是让父母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过年,或是前往其他城市体验异乡的春节文化。这种流动性反映了年轻人对老家概念的重新定义:老家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一种可以随时携带的文化记忆。

03

老家的文化意涵

老家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在金宇澄的《繁花》中,上海的街巷、苏州河的潮气、黄浦江的船鸣都成为了老家的象征。这些意象超越了具体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年轻人通过旅游等方式寻找年味,其实就是在追寻这种文化记忆。他们到北京逛庙会、到广州看花市、到成都品美食,就是在体验不同地方的老家文化。这种文化认同不再局限于出生地,而是扩展到了整个中华文化圈。

04

结语

老家的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空间,而是融合了个人记忆、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综合体。这种变化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文化的延续。无论老家如何变迁,它始终是中国人精神的归宿和文化的根脉。

正如金宇澄所说:“繁花书房可以更旧一点,但我心里不愿意。”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们都在努力寻找一个既能承载历史记忆,又能融入现代生活的“老家”。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