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县团结村:环保新举措打造低碳宜居乡村
新疆尼勒克县团结村:环保新举措打造低碳宜居乡村
在新疆尼勒克县喀什河畔,有一个名叫团结村的美丽村庄。这里曾经面临着人居环境整治的诸多挑战,但如今却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宜居样本。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的实施。
项目背景与实施过程
团结村位于新疆尼勒克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过去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乡村的全面发展。为改善这一状况,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起“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团结村成为项目实施地之一。
项目分为两期实施。一期项目主要解决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问题,经过建设,团结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期项目则以“低碳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重点聚焦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清洁能源利用及零碳小院建设。
创新技术引领环保新举措
在二期项目中,针对畜禽粪污处理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引入了先进的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技术。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畜禽粪污得以无害化处理,同时产生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好氧堆肥项目则将易腐垃圾转化为有机肥,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为农田提供了优质肥料,形成了绿色低碳的种养循环模式。
零碳小院的建设是团结村的另一大亮点。项目团队对农户院落进行合理规划,将其分为养殖区、种植区、生活区和休闲区,实现了人畜分离和土地的高效利用。这种布局不仅美化了乡村庭院,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实施效果与村民反响
二期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生态效益来看,项目推动了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打造低碳宜居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民马燕家的零碳小院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三区分离,居住环境大幅改善,不仅美化了庭院,也为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做出了贡献。
经济效益方面,项目通过有机肥、沼气能替代,实现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预计年收益可达37~63万元。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效益方面,二期项目开展对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这些措施有效消除了蚊蝇等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降低了疾病传播的风险,保护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村干部董情云表示,通过项目的实施,村里有了新变化,尤其通过零碳小院示范户的带动,让村民的意识有了新的提升。这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更形成了“家家种庭院、户户整齐美观”的良好氛围。
未来展望
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团结村正以实际行动续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通过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一、二期项目的深入实施,团结村从村容村貌的基础性改善不断向低碳宜居和美乡村迈进。
未来,团结村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巩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建设及零碳小院建设等成果,推动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降耗,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通过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的实施,团结村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如今已成为低碳宜居乡村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