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社区如何筑牢防控屏障?
世界狂犬病日:社区如何筑牢防控屏障?
9月28日是第18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同一个健康,零死亡”。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9%的病例是由犬类传播的。在中国,狂犬病曾是四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狂犬病流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武汉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23年,我国人感染狂犬病发病率连续17年下降,年发病人数从2007年的3300例降至2023年的122例。武汉市整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五年均未有人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尽管如此,狂犬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被犬只咬伤,其中约1000万人需要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此外,我国狂犬病病例主要发生在相对边远贫困地区,犬及野生动物的监测数据不足,野生动物狂犬病传播风险相对突出,已消除狂犬病的地区仍面临外来输入再发的风险。
社区防控措施
社区是狂犬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以湖南省祁阳市为例,该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彻底摸排,加强犬只规范管理:按照“镇(街道)不漏村、村(社区)不漏组、组不漏户”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全市范围内有主犬只摸排登记,进一步规范养犬行为,明确规定养犬必须定期免疫狂犬病,并逐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完善犬只管理台账。
广泛宣传,增强群众防控意识:祁阳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结合科技下乡、春秋防、9.28世界狂犬病日、10.28兽医日等活动,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户、进课堂,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狂犬病的危害、预防的重要性及防控措施,引导群众做到“文明养犬、科学防疫”。
深化服务,免疫接种全覆盖:将全市22个镇(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及市区3所宠物医院设为接种点,悬挂“犬狂犬病接种点”标识牌,常年提供接种服务,填发《动物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安排专项经费采购狂犬病疫苗,根据各镇(街道)犬只摸排数量进行免费发放,确保做到应免尽免。
面临的挑战
尽管各地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群众意识不足:部分群众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意识有待提高,犬只注册率不高,不是所有被犬、猫抓咬伤的对象都有及时就医、规范处置的意识。
弃养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的持续增长,弃养宠物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宠物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觉得养宠麻烦、要离开所在城市不想带走、宠物生病不愿花钱救治、怀孕担心养宠影响胎儿健康等,便将宠物随意丢弃。
流浪动物管理难度大:被弃养的宠物如果流浪在野外繁殖,可能会导致无序繁殖现象加剧;若被收容所救助,将增加收容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负担。部分流浪宠物因缺乏管理和教育,可能会攻击人类,尤其是儿童,加剧人宠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影响社会秩序。
建议与展望
为实现2030年全球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目标,我们需要:
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出台宠物领域或小动物保护领域法律规定,加大对弃养行为的处罚力度。
加强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犬行为的监管,确保犬只定期接种疫苗,规范养犬行为。
提升公众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增强文明养犬意识。
建立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的宠物救助和领养体系,为流浪动物提供临时庇护,减少狂犬病传播风险。
狂犬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区、宠物主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实现“同一个健康,零死亡”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