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感染!千万不要用牙咬倒刺!处理倒刺试试这些方法→
容易感染!千万不要用牙咬倒刺!处理倒刺试试这些方法→
近日,一则"10个月宝宝因倒刺被拔而送入PICU抢救"的新闻引发关注。手指上的倒刺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风险。那么,为什么会长倒刺?撕倒刺为何会引起严重感染?要如何科学处理?一起来了解!
长倒刺的真相
许多人认为“长倒刺因为缺维生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缺乏某些维生素确实会导致皮肤问题,但如果身体其他地方没有异常,只是指甲周围长了倒刺,那么基本和维生素缺乏无关,不要盲目大量补充维生素。
长倒刺真正的原因是:皮肤太干燥了!指甲旁边的皮肤没有汗腺和皮脂腺,也就是说,那里不分泌油脂。入秋后天气干燥,甲周皮肤容易缺水,倒刺就会增多。
另外,一些生活习惯还会加剧指甲周围的干燥程度:
经常接触刺激性物品:洗碗、洗衣服时用的肥皂、洗涤剂等碱性物质,会破坏皮脂膜,手指上油脂也被“带走”了。所以,做家务时最好带上手套。如果有不可抗力因素,要接触水和洗涤剂,在接触后最好涂抹上有保湿功效的护手霜。
喜欢咬指甲、啃手指头: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或损伤,也会出现长倒刺的情况。
手部经常受到摩擦:经常打球、搬东西,手部皮肤不停受到摩擦,会导致起皮长倒刺的情况。
撕倒刺为何会引起严重感染?
医生介绍,主要还是因为不重视,认为哪怕伤口破了也不需要处理,会自己长好。实际上,因为手会经常碰到水,很难保持伤口干燥。而水里面的细菌会定植在伤口上,细菌会大量繁殖,引起伤口感染、溃烂。
此外,伤口感染以后,会引起脓肿,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指端皮肤缺血坏死,甚至要截指。如果运气不好,细菌进入骨头,还可能引起骨髓炎;严重的病人因为细菌入血、或毒素的吸收,会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可能会引起脓毒血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科学处理倒刺?
倒刺与肌肉连在一起,用手或其他工具撕拉倒刺时,一不小心就会牵连周围一大片皮肤,导致出血和伤口。
不管顺着或逆着倒刺生长的方向撕,都不是正确方式。出现倒刺时,这样正确处理:
用40℃左右的温水泡手5分钟,使指甲及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
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刀/剪刀,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切不可在没有泡手的情况下直接剪,因为干燥的倒刺在剪除时可能形成皮肤微小的撕裂,导致出现更多的倒刺。
剪完倒刺可抹点护手霜,或用含维生素E的营养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关节,减少倒刺的产生并软化粗皮。
如果倒刺周围出现明显红肿,可以涂点碘伏预防感染。如果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最好涂上消炎药膏,如红霉素或百多邦等,或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手上长倒刺?
非常简单,不让手太过干燥。
- 玩水、洗手后,及时涂上润肤霜。
- 饮食均衡合理,不挑食不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