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骊山下的秦始皇兵马俑之谜
西安骊山下的秦始皇兵马俑之谜
1974年春,在西安骊山脚下,一群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这些看似普通的碎片,却揭开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这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下军阵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强大和严谨,也反映了秦始皇对死后世界的无尽幻想。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考古资料显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埋藏着约8000件陶俑陶马,以及数以万计的铜镞等兵器。三个兵马俑坑布局规整,分兵营、军幕等功能区,攻守兼备、组织严密。更令人惊叹的是,每尊兵马俑都栩栩如生,不仅身姿服饰各有差异,连脸型都有“国”字、“申”字、“甲”字等多种,配合表情、胡须、发型等变化组合,可谓“千人千面”。
这些精美绝伦的兵马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考古研究揭示了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兵马俑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每一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具体来说,陶俑的制作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制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俑烧成出窑后,再一件件绘彩,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就陶俑的整体而言,制造方法是塑模结合、以塑为主。俑是在兵马俑坑的附近就地烧造的,所用的泥土就是当地的黄土,再加石英砂调和而成的。依据破碎的陶俑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陶俑的头和手是用模子制成粗胎后再进行细部雕刻的。
关于兵马俑是否用活人烧制的猜测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有传说称兵马俑是用活人烧制的,但考古学家和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这一传说背后的真相。兵马俑是由陶俑制作的,这些陶俑代替了人进行殉葬。考古发掘还显示,兵马俑内部是空的,没有发现任何人体组织的痕迹。
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帝王的墓室至今未被发掘。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对古代文物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在考古界尤为明显。其次,技术挑战是一个重要因素。秦始皇陵的规模巨大,内部结构复杂,技术上的挑战非常大。以秦始皇陵的地宫为例,其深度超过30米。如果要进行考古发掘,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地面上的景观,同时还需要解决游客上下交通的问题。除了挖掘,考古工作还包括调查、勘探、发掘,以及随后的修复、保护和研究。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按照现代国家关于古物保护的方式和理念制定的文物法规,对帝王陵墓的考古规定通常是“能不动土就不动土,能推后挖掘就推后挖掘”。这种态度反映了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强调不主动挖掘帝陵,除非遇到抢救性情况。因此,秦始皇陵的未挖掘部分保留了许多秘密,同时也体现了对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秦始皇陵内部堪称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其构造和设计展现了当时非凡的创新和智慧。陵墓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土丘,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墓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完成。
2002年,一项国际合作的科学探索在秦始皇陵上取得了突破。德国的考古学家和我们合作,运用了先进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索始皇陵,通过这次扫描,让专家们对皇陵有了更深的了解。地宫深埋于地下大约十层楼的深度,长约80米、宽50米,相当于十个篮球场大小。整个地宫由巨石板构成,其顶部和墙壁均由巨大的石板包裹。而地宫的核心部分,即玄宫,是存放秦始皇尸体的棺椁所在地。关于地宫的深度,学界争议颇大,推测至少有48米深,相当于穿过三层地下水层的深度。
另一个让人惊叹的是秦始皇陵的防水工程。为了保护地宫,工匠们构建了一个巨大的“ㄇ”字型地下防水大坝,包覆陵墓的南、东、西三面,阻挡来自骊山的地下水,这项工程在技术上极为先进,至今仍在有效防水,确保地宫干燥。
在秦汉社会的信仰世界中,神仙和“海”有着密切的关系。秦皇陵的设计和建造,充分展现了秦朝对于死后世界的观念和永生的追求。秦始皇对长生不老药的追求和多次“入海求仙”表明,他深受这种信仰的影响。《史记》中提到,地宫中有以水银制成的江河和大海,通过机械灌输,以模拟江河的流动。地宫的顶壁装有天文图象,而底部则放置了地理图形。陵墓中的“水银海”不仅是对大海的模拟,也是对“天下”或“四海”的象征,反映了秦始皇对于统一中国后的政治气运和权力的展示。
此外,秦始皇陵中出土的丰富骨器,也展示了秦朝的文化特色和工艺水平。这些骨器包括车马器配件、兵器附件、乐器部件、生活用品等,覆盖范围极广。考古发现表明,秦代后期仍然大量制作和普遍使用骨器。秦始皇陵中的骨器,不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在当时的大型古遗址考古发现中最为丰富。
秦始皇陵的设计和内部结构,不仅反映了秦代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也是对秦始皇权力和成就的象征,为我们今天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不仅是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更是研究秦代历史、军事、艺术和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不仅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强大和严谨,也反映了秦始皇对死后世界的无尽幻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将继续为世人所瞩目,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