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治“悦”读|临朐历史名人法治故事①——马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治“悦”读|临朐历史名人法治故事①——马愉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65740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临朐这片热土自古以来就记载着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的法治思想。从黄帝登封沂山,到尧帝封子丹水,众多法治史实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朝阁臣、礼部右侍郎马愉的法治故事。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临朐县朱位村人。1427年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1434年(宣德九年)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以愉为首。1436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升侍讲学士。1441年入内阁,参与机务,再升礼部右侍郎。1447年(正统十二年)病故,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襄敏",钦赐御葬。

马愉为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他在内阁时,发现狱中有很多嫌疑人久系不决,甚至延误病死者不在少数,认为人死不能复生,这有违天人之和,便上奏朝廷,英宗采纳其建议,派遣官员到各地迅速审理结案,挽救人命无数,使许多人免遭横死之厄运,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好事实事。

义正直言。《明史》称马愉重简默,论事务宽厚,曾从驾征讨朱高煦(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性凶悍,多有不轨之行。宣宗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宣宗亲征讨伐,高煦出降,被废为庶人,后被处死),朱高煦就擒后,又有传闻说赵王(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成祖永乐二年封赵王)欲行不轨,宣宗便想移兵讨伐。马愉劝谏说:“陛下能有几叔?不如按兵回京,俟其动静。”不久,赵王果然主动向宣宗交出其护军三千人。宣宗感叹地说,“微卿,几失吾叔”。一次,外寇扰边,朝廷正要发兵讨伐,恰好敌方别部使者四十余人来朝。朝臣们都认为应将其扣押,英宗征求内阁意见,马愉认为不妥,陈辞道:“朝廷以赏善罚恶为治,苟赏罚至公,则人心信服,若因恶以执其善,岂为治之道。”朝臣辩问再三,马愉终不易辞,指出“赏善罚恶,为治之本。波及于善,非法:乘人之来执之,不武”。最后英宗听从其建议,赏赐使者并遣送回去,结果部属感动喜悦,相继来谢。

办事比较公道正派,原则性很强。史载,马愉作为主管科举事务的官员,他曾主持过两次会试,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唯才是举,一心甄别选拔优秀人才,经他之手录取的人员,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各方面反映评价都挺不错的。其中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马愉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这一年,马愉为会试主考,他秉公选才,得状元商辂。商辂乃浙江淳安人,是明代仅有的一位连中三元者。商辂参政后,活跃在明代中期的政治舞台上,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史书赞马愉“人服其识鉴”。宦官王振专权的时候,虽然擅权专断,喜欢拉帮结伙,但是对于从不巴结逢迎自己的马愉,王振倒是礼让三分,没怎么招惹他。也许,是马愉身上的凛然正气,使王振这样的人也对他肃然起敬。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