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支招: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支招: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引用
网易
6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2F7UME05565ZZR.html
2.
https://github.com/shuxiao9058/wubi_table_convert_dvorak/blob/master/1.06c_16016.txt
3.
http://www.ummsalalclub.net/?Html/News/Articles/19672.html
4.
https://www.hnnkyy.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104
5.
http://fengzhaoy.com/renwen/
6.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12/19/140000_54763717.htm

“孩子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作业也不写,和他说话都不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游戏,连吃饭都要催好几次。”这是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沉迷游戏时的真实写照。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普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01

家长的担忧:游戏成瘾带来的多重挑战

家长对孩子们玩游戏的担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业影响:游戏会占用孩子过多时间,导致学习精力不足,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游戏的孩子,其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2. 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引发视力下降、缺乏运动等健康问题,甚至因久坐诱发肥胖或其他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存在视力问题,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重要原因之一。

  3. 社交障碍:过度沉浸在游戏中可能导致孩子与现实世界脱节,减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一些孩子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情绪管理不当等问题。

  4. 消费风险: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容易在游戏内冲动消费,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据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游戏内进行大额充值,有的甚至动辄上千元。

  5. 网络安全隐患:游戏中存在不良内容或潜在的网络诈骗风险,可能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威胁。网络环境复杂,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6. 亲子关系紧张:围绕游戏的分歧常引发家庭矛盾,部分极端案例中甚至出现孩子因限制游戏而离家出走的情况。这种对立关系不仅影响家庭和谐,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

02

专家观点:科学引导是关键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举办的“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夏令营”活动中,知名家庭教育心理专家刘丽萍指出,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平等对待他们,避免因手机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通过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可以有效预防孩子过度沉迷网络游戏。

刘丽萍强调,奖励性上网和完全戒网都是危险的方法,建议家长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设定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游戏时间限制,确保不影响学习和休息。规则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

  2. 选择优质游戏:挑选教育性强、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避免暴力或不良内容。家长可以提前试玩,了解游戏的内容和机制,做出合理选择。

  3. 参与其中:通过一起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心理状态。这不仅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 培养多元兴趣:鼓励孩子发展其他爱好,如体育、艺术等,丰富课余生活。多样化的兴趣有助于分散对游戏的过度关注。

03

实用解决方案:从家庭到社会的全方位支持

  1. 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平衡学习、游戏和休息时间。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技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分配习惯。

  2. 选择优质游戏:推荐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如《我的世界》可以培养创造力,《文明》系列能增进历史知识,《 Kerbal Space Program》则能激发对航天的兴趣。

  3. 培养多元兴趣: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生活,还能提升其综合素质。

  4. 加强沟通: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建立开放、平等的沟通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孩子有网络成瘾的迹象,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专业的干预和指导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6. 利用科技手段:借助家长控制软件或设备,合理限制游戏时间。但要注意,技术手段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7.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活动,如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

  8. 媒体宣传引导: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应对的良好氛围。

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引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则,既能满足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又能避免过度沉迷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正如刘丽萍所说:“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的目标不是完全禁止游戏,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与游戏和平共处,让游戏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益伙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