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以“知情意行”深化青年身份认同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以“知情意行”深化青年身份认同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核心在于塑造其价值观和身份认同。”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作为一位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学者,李子建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香港青年。
“知情意行”:构建身份认同的理论框架
在李子建看来,国民身份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我用‘知情意行’四个字来概括这一过程。”他解释道,“‘知’就是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及其现状有充分的认识;‘情’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意’是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行’则是将认同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育实践:从理论到行动
作为香港唯一一所师范教育为主的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承担着培育未来教师的重任。李子建上任后,积极推动多项改革措施,以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023年5月,香港教育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开设“师德教育经验学习课程”,组织准教师前往山东曲阜,亲身体验儒家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举措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更为他们日后在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学校还推出了“大思政课”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内地科技企业、历史文化遗址等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的发展成就。李子建表示:“只有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
在李子建的领导下,香港教育大学正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2024年,学校有49名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展现了其在科研领域的实力。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挑战,李子建展现出前瞻性的视野。他表示:“AI技术是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走在时代前列。”为此,学校于2023年成立了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心实验室(UDSAI)和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UHBN),在脑神经科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初步融入本科课程。
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的教育者
“我希望我们培养的老师能够正向培养一代一代爱国爱港的青年。”李子建满怀期待地说。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通过持续的教育改革和创新,香港教育大学正在为香港和国家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优秀教师。
在李子建的带领下,香港教育大学正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为指引,为香港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培育栋梁之才。正如他所说:“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国家的明天播撒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