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创新技术助力植物人促醒
北京天坛医院:创新技术助力植物人促醒
2024年6月,一则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创新的神经调控技术,该院意识障碍病区已成功为超过千名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实施促醒手术。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众多陷入绝望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更标志着我国在植物人促醒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创新的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
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意识障碍病区,一种名为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的技术正在为患者打通“不醒”与“醒”之间的阻隔之墙。这种技术通过在患者颈髓C2-4水平硬脊膜外植入刺激电极,对脊髓区域进行微电流刺激,经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传至大脑皮层,从而改善神经传导状态,增强意识冲动及脑电活动。
与传统的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相比,SCS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DBS需要在大脑深部植入电极,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且对患者的选择较为严格。而SCS则通过微创手术在背部植入电极,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从昏迷到苏醒: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在天坛医院意识障碍病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正在上演。69岁的陈同玉(化名)因脑出血陷入意识障碍,在内蒙古接受手术后,意识和肢体活动恢复正常。但是,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突发了第二次脑出血,这次手术只挽留了她的生命,意识却被深深锁进了她的身体里。
2022年8月22日,陈同玉入住北京天坛医院意识障碍病房接受了脊髓电刺激(SCS)促醒手术,之后的每一次随访都让医生们喜悦:两周后出现摸索反应、两个半月后自主进食、9个月后与家人一起外出就餐;17个月后,陈同玉久违地拿起笔,在纸上一笔一画,用书写重新与这个世界建立起联结。
另一位患者李珍(化名)在听到指令时,能够睁开、合上眼睛,一只手轻轻抓握塑料球。通过38次高压氧和经颅磁刺激,在三次家属发出的握球指令中,她至少能够保证一次的正确几率。何江弘主任医师表示:“目光能够追视,指令的完成度也不错,至少达到了微意识状态。意识恢复是有可能的。”
从诊断到治疗:精准医疗的实践
为了提高促醒成功率,天坛医院意识障碍病区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体系。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多模态脑功能检测,包括功能性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评估患者的大脑活动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的神经调控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人都适合进行促醒手术。”何江弘主任医师强调,“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些生命体征稳定、有初步恢复迹象的患者。例如,能够进行视物追踪、手脚出现自主性摸索的患者,或者在昏迷3个月后仍未清醒但病情稳定的患者。”
从北京到全国:技术推广与普及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脊髓电刺激技术正在从北京天坛医院走向全国。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龚佩佩曾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跟随何江弘教授深入学习意识障碍促醒治疗的前沿技术和诊疗方法。她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属能了解到该技术对植物人促醒和康复的帮助,为更多的意识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50万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每年新增7-10万。40%的植物人存在误诊,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清醒。DBS和SCS等神经调控技术已成为有效的促醒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促醒率。
北京天坛医院意识障碍病区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在慢性意识障碍治疗领域的空白。它不仅是一个医疗单元,更是一个集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在这里,重症科让患者从不活到活,意识障碍科让患者从不醒到醒,康复科则让患者从不动到动,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的医疗关怀。
“医学的进步,一方面是因为有了新的技术和工具,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临床探索和需求,这个学科才得以被关注、被理解。”何江弘主任医师的话道出了医疗创新的本质。从最初的脑深部电刺激到现在的脊髓电刺激,从简单的高压氧治疗到复杂的神经调控,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在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未来展望:从苏醒到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何江弘主任医师也清醒地认识到,植物人促醒只是第一步。“成功实现患者从不醒到醒的巨大跨越后,新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植物人醒过来了,但他们仍然是重度残疾。不能说话、不能下床,只能听明白话,动动眼、动动手指,从提升生存质量的根本目标来看,是否真的有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坛医院意识障碍病区正在探索更全面的康复方案。他们与多家康复医院合作,为促醒后的患者提供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截至2024年5月,北京丰台康复医院已接诊205例从天坛医院转诊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患者不仅能醒来,还能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何江弘主任医师说,“这需要医疗、康复、心理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北京天坛医院在植物人促醒领域的突破,不仅展现了我国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的温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重获新生,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