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南京人如何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秋冬换季,南京人如何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随着秋冬换季的到来,南京市民需警惕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眼科主任陈志强提醒,易敏体质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接触,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或口罩预防过敏。同时,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的习惯,配合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通过增强个人抵抗力来预防过敏发生。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
南京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
南京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十分鲜明。随着立秋的到来,北方冷空气逐渐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带来阵阵秋雨。正如谚语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每次降雨都会让气温下降一个台阶。然而,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热量减少,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早晚温差也日益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在秋冬换季时还可能出现“秋老虎”现象。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导致气温回升,有时甚至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这种气温的剧烈波动,容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等季节性疾病。
南京过敏性结膜炎的诱因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过敏反应,主要由过敏原引起。在南京,除了常见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外,梧桐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法国梧桐树。每年4月至5月,梧桐絮如雪花般漫天飞舞,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虽然梧桐絮主要在春季飘散,但秋季梧桐树叶凋落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絮状物,对过敏体质的人群构成威胁。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在梧桐絮飘散季节,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减少过敏原直接接触眼部的机会。尽量避免在梧桐絮高发时段(早晚)外出,选择在雨后空气较为清洁时进行户外活动。
保持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用手揉眼睛。接触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品后,及时清洁双手。使用干净的毛巾擦拭面部,避免使用公共毛巾。
合理使用药物: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应遵医嘱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开车的患者需谨慎服用,特别是在饮酒期间,同时服用抗组胺药会加重认知和精神运动障碍。
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适量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正确处理异物入眼:如果不慎有梧桐絮或其他异物进入眼睛,切勿用力揉搓。可尝试闭眼拉眼皮,让眼泪自然冲刷异物;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
结语
秋冬换季期间,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南京市民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过敏原。一旦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率,保障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