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特色民宿经营之道大揭秘!
江苏特色民宿经营之道大揭秘!
江苏特色民宿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创新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例如南京老山的侘寂山居通过亲子露营等活动提升了入住率;常州溧阳的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则凭借无边泳池和户外活动成为热门去处。此外,近期新增的国家级旅游民宿如光荫里度假民宿和合谷村上也展示了江苏民宿在设计和服务上的高标准。这些民宿不仅注重环境和设施,还不断创新经营业态,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民宿+”模式:创新经营的新思路
在江苏,越来越多的民宿经营者开始探索“民宿+”模式,通过跨界融合实现多元化经营。位于苏州黎里的草帽姑娘集合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草帽姑娘集合店由民宿经营者刘杰于2023年3月创立,其核心理念是“集合”。在26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13间客房仅占不到三成的面积,剩余空间则用于咖啡餐饮、古董家具、展览展示、精品店、瑜伽室、游泳池等近10个业态发展。
这种颠覆传统的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开业仅1个半月,草帽姑娘的入住率就达到了65%,在春节后的市场淡季,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据。更值得一提的是,从2024年2月4日到3月15日的一个多月中,草帽姑娘的非住宿收入占比高达七成以上。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同行前来学习取经,也为民宿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化融合:提升民宿内涵的关键
在江苏,许多民宿经营者开始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经营之中,通过文化融合提升民宿的内涵和吸引力。黎里古镇和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黎里古镇通过植入纪录片产业基地、艺术空间、“民宿+”等新业态,展现了“和而不同”的独特格调。古镇内的李厅被改造为影视传播创作实践基地,承裕堂则成为香山帮非遗艺术馆,这些文化项目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旅体验,也提升了民宿的文化内涵。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则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特色。街区以运河文化、工商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通过修建运河文化艺术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了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文旅综合体。街区内的民宿也充分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成为展示江南水弄堂民俗民风的重要载体。
数字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的新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管理正成为提升民宿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数字化审核推动乡村民宿服务认证结果采信”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由方圆江苏公司牵头,联合南京市和高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京市民宿协会等单位共同实施。通过搭建数字化审核平台,对乡村民宿的服务质量进行精准评估,推动民宿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住宿选择。
政策支持:推动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引导民宿健康发展,2023年首次安排500万元资金对等级旅游民宿实施奖补。目前,江苏已有9家甲级、4家乙级、29家丙级旅游民宿获评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等级旅游民宿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宜兴市更是成立了阳羡民宿发展服务中心,围绕行业规范与管理、资源整合与共享、市场营销与推广等方面开展系列行动,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举措为江苏民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展望:民宿行业的发展趋势
江苏民宿行业正呈现出多元化、品牌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从南京江宁的苏家文创小镇到溧阳天目湖的“溧阳茶舍”,再到宜兴湖㳇镇的“太湖民宿”,一个个特色民宿集群正在形成。这些民宿不再局限于提供简单的住宿服务,而是通过创新经营业态、融入文化元素、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江苏民宿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未来江苏民宿将在产品供给、服务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