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岗”助力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育儿
“妈妈岗”助力职场妈妈平衡工作与育儿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共推出190个岗位,涉及餐饮、家政、保安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一举措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更体现了社会对职场妈妈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妈妈岗”并非新词,早在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就有企业开始探索为“妈妈员工”设立特殊岗位。随后,这一模式在珠三角多地落地生根。2023年,广东省人社厅、省妇联联合出台《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从培育、服务、激励、保障等方面,积极稳妥在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
“妈妈岗”是指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育儿妇女就业需求,梳理本地区带动妇女就业能力强、安置育儿妇女数量多的企业清单,纳入“妈妈岗”用人单位统一名录,定期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网站服务专区公布。
“妈妈岗”的设立,不仅为职场妈妈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一家LED组装厂专门设立了“妈妈岗”生产线,将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半推迟到8点,下班时间也可在5点到6点之间灵活选择。这种弹性的工作制度,让妈妈们既能安顿好孩子的上下学事宜,又能实现稳定就业。
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单亲妈妈任芳芳通过应聘电商直播公司的“妈妈岗”客服,实现了居家办公的梦想。她不仅能够照顾生病的老人和孩子,还能通过电商培训提升职业技能,重新找回了职场人的自信。
然而,“妈妈岗”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目前,“妈妈岗”多以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缺乏晋升通道,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朗。同时,“妈妈岗”多为合同制或者临时用工,岗位选择较为有限,妈妈群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完全得到维护。
为促进“妈妈岗”良性发展,专家建议:
-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企业参与
- 提升岗位质量,增加职业发展空间
- 完善权益保障,确保妈妈群体合法权益
-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妈妈群体就业能力
“妈妈岗”的出现,为职场妈妈提供了一个平衡工作与育儿的新选择。它不仅解决了妈妈们的就业难题,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参与度的提高,“妈妈岗”必将成为职场妈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