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宿迁学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2020年,宿迁学院完成从民办到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的转制,开启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学校依托11个产业学院,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产业学院集群:产教融合的新载体
宿迁学院现有11个产业学院,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产业学院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京东现代产业学院为例,该学院由宿迁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聚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领域。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计划,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科教融合”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从课堂到产业的无缝对接
宿迁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师资共融、项目驱动、多维评价等方式,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邀请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品牌管理课程中,校内教师重点讲授理论知识,企业导师则侧重传授一线市场实操经验,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对品牌管理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课程导入、课堂教学、课后提高、进阶实践四个阶段。通过走进企业家课堂、企业实训平台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宿迁学院通过实施“三联三融”“十大星火计划”,与近100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定期举办“17相约人才咖啡厅”企业家沙龙,邀请企业家进校园,与学校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聚焦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内容。
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成果奖,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例如,宿迁学院与江苏芯灵科技、江苏奇纳新材料等企业在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校地合作的“双向奔赴”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宿迁学院与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等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领导带队考察地方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校地企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根据合作协议,校地双方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成果转化应用、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学校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和智力保障;地方政府则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和环境,实现校地企的“双向赋能”。
展望未来:创建地方性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
宿迁学院在转制后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高标准通过、3年引进352名高层次人才、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获得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这些成果为学校创建地方性、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宿迁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学校将与更多企业、产业深度合作,培养具有研发力、创新力和实践力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宿迁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