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提醒:空腹吃柿子当心胃结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提醒:空腹吃柿子当心胃结石!
“早上空腹吃柿子会得结石吗?”这个问题最近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张涛博士的门诊中频频被问及。随着秋季柿子大量上市,因食用不当导致胃部不适的患者也有所增加。张涛博士特别提醒:空腹食用柿子确实存在引发胃结石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人群。
柿子与胃结石: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联
柿子,尤其是未成熟或涩型柿子,含有较高的鞣酸。这种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进而凝结成块状物,最终可能导致胃石症。胃结石不仅会引起上腹部疼痛、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手术取出。
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并非所有人都会在空腹食用柿子后形成胃结石,但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消化功能较弱者:包括胃动力不足、胃溃疡患者以及老年人。这些人群的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形成胃结石。
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鞣酸的耐受性较低。
有胃手术史者:胃部手术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胃蠕动和排空功能。
如何安全食用柿子?
为了既能享受柿子的美味,又能避免健康隐患,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选择成熟柿子:成熟柿子的鞣酸含量较低,相对更安全。
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饭后食用,或者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以减少鞣酸与胃酸的直接接触。
不要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如螃蟹、鱼虾、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因为蛋白质会加速鞣酸的凝结。
控制食用量:每次食用1-2个为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去除柿子皮:柿子皮中的鞣酸含量较高,建议去皮食用。
柿子的营养价值
尽管存在食用风险,但柿子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分、有机酸和碘元素,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解毒等功效。柿饼、柿霜、柿蒂、柿叶均可入药,可用于治疗燥热咳嗽、甲状腺肿大、慢性肠炎等多种疾病。
不慎形成胃结石怎么办?
如果不幸形成胃结石,应及时就医。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尝试喝可乐的方式溶石治疗。这是因为可乐中的碳酸和磷酸能与胃结石中的钙等无机物结合,破坏结石的聚合物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在享受柿子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食用安全。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更应谨慎食用。遵循上述建议,既能品尝到柿子的美味,又能避免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