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必打卡!上海姥姥家常菜火遍全网
韩国人必打卡!上海姥姥家常菜火遍全网
自从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短期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其中,一家名为“上海姥姥”的家常菜馆成为了韩国游客的必打卡之地,甚至出现了排队一小时只为品尝一顿正宗本帮菜的盛况。
福州路上的“网红”餐厅
位于福州路上的上海姥姥家常菜饭馆,最近成了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工作日下午,餐厅门口的等位区就坐满了等待用餐的韩国游客。据餐厅负责人姚女士介绍,自免签政策实施以来,餐厅的翻台率增长了30%,周末时更是需要提前排队等候。
“三件套”里的中国味道
韩国游客到上海姥姥必点的“三件套”——红烧肉、麻婆豆腐和扬州炒饭,成为了餐厅的招牌。这些看似普通的家常菜,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韩国食客?
红烧肉作为中国传统名菜,以其香甜软糯、肥而不腻的特点征服了韩国人的味蕾。麻婆豆腐则以其麻辣鲜香、口感丰富赢得了食客的喜爱。而扬州炒饭,这道色香味俱全的主食,更是让韩国游客赞不绝口。不少韩国游客表示,这些菜品在韩国的点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都有很高的评价,因此特意前来品尝。
百元以内的“小确幸”
与一些高档餐厅动辄数百元的人均消费相比,上海姥姥的价格显得格外亲民。据餐厅负责人介绍,韩国食客一般吃一餐下来,人均都不超过100元。这样的价格,加上美味可口的菜品,让上海姥姥成为了韩国游客心中的“性价比之选”。
从“姥姥”到“老劳”的文化趣谈
有趣的是,这家在韩国游客中走红的餐厅,其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产物。许多上海市民在看到餐厅名字时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叫“姥姥”?在上海方言中,人们通常称外婆而不是姥姥。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店名背后藏着一个有趣的谐音梗。餐厅的合伙人之一姓劳,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劳”。于是,餐厅的名字就取了“老劳”的谐音,变成了“姥姥”。
跨文化的美食交流
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更折射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正如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周卫红所说:“上海‘生活化的氛围’非常吸引境外游客,而这样的氛围是会刺激人当下消费、即时消费的。”
随着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上海姥姥这样的餐厅成为两国人民交流的桥梁。而这些看似平凡的美食,也将继续在中韩两国人民之间传递着友谊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