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国游客爆火的上海本帮菜打卡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国游客爆火的上海本帮菜打卡地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8172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5C4C00
3.
https://www.sohu.com/a/853277543_121620820
4.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wbstock/2025-01-17/doc-ineffuik3506028.shtml
5.
http://www.news.cn/20250124/e907ae65015a47988005af1f51065cc0/c.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pewzmifozf
7.
http://sh.news.cn/20250125/d8dc86ba05734d60b391512c2f984be7/c.html
8.
http://www.news.cn/local/20241227/192e161fd08444a98e2c0971581c2f62/c.html
9.
https://www.51ldb.com/shsldb/cj/content/01946e5484f8c0010000d7c90f012edc.html
10.
http://huijimall.com/detail.html?goodsId=49217
11.
https://www.timeoutshanghai.cn/features/7215.html

“上海挤满了韩国人”“韩国人特种兵游上海”……近期,这些话题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等9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街头每五分钟就会出现一个韩国游客的身影,周末短途游成为韩国年轻人的新宠。

韩国游客的本帮菜打卡地图

在韩国游客的上海美食打卡清单中,本帮菜餐厅占据了重要位置。位于南京路的第一百货6层的“很久以前羊肉串”餐厅,近期座无虚席。韩国游客张恩智和朋友刚刚取号,门口服务员告诉她们还需等待一小时。“这已经是我们在这趟旅程中第二次来吃这家店了。”张恩智竖起大拇指说,“太好吃了!就是人很多,每次来都要等位。”

在豫园的一家著名小笼包小吃店内,店员不断用韩语招呼客人,店内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韩国游客。而在大众点评“必吃榜”上,像莱莱小笼这样的特色餐厅,近两周韩国客人占比甚至超过20%。

“除了大白兔奶糖外,来上海的韩国游客,几乎人手一份蟹粉小笼包。”莱莱小笼作为上海“必吃榜”上主营小笼包的特色餐厅,成为韩国游客来沪旅游的必打卡美食店。据餐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两周店里的韩国客人以及各国外籍客人占比能超过20%,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蟹粉鲜肉小笼,也会尝试馄饨、猪排等本地特色菜。

“莱莱小笼的‘必吃榜’门店是老店,位置刚好在南京东路旅游区附近,处于上海老石库门街区,加上店里的传统上海美食,自然成为了外籍游客感受上海文化的窗口。”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国外美食网红的推荐,不少韩国客人是被国内友人,或者常驻上海的韩国朋友带来的,这类客人一般是看了点评的‘必吃榜’选了我们店。”据他介绍,“必吃榜”作为一张上海城市美食名片,一直都是外地游客感受上海美食文化的权威参考,“这波韩国人来沪热潮里,榜单上像莱莱这样代表本帮美食的老店更容易受到关注。”

韩国游客的打卡热更是让不少国内食客“反向种草”,在大众点评莱莱小笼“必吃榜”门店的评价区,有用户写道:“来体验一下上海的含韩量,感觉身处国外,各国语言都有。吃了这么多小笼确实一直没来过莱莱,跟着韩国友人来打卡,味道确实不错。”

据上海“必吃榜”餐厅人和馆蓝总介绍,韩国人喜欢吃肉,来店里必点本帮金牌红烧肉。“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桌的韩国客人,因为我们是正餐餐厅,家庭型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居多。”蓝总表示。而钟爱“蟹粉”的韩国游客,也捧红了人和馆的“蟹粉捞饭”。“可能是因为韩国没有这样的烹饪手法,所以又新奇又喜欢。”蓝总告诉记者。此外,生煎包、小笼包等“地标属性”美食也备受喜爱,“在韩国人眼里,上海差不多就等于生煎、小笼包。”

为什么是韩国游客爱上上海本帮菜?

“上海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这里有繁华的商圈、丰富的娱乐设施和便利的购物选择。而且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比较契合,吃的选择很多。”曾在上海读书生活的韩国人崔成妍说,“更为重要的是交通便利,从首尔至中国的飞行时间只需2个多小时。”

从数据上看,上海的这股“新韩潮”仍后劲十足。据上海海关统计,近期韩国籍旅客进境人数显著增长,2024年12月,上海浦东机场口岸进出境韩国籍旅客超13万人次。甚至有上海本地人笑称:“在一些热门景区,感觉自己被‘韩国人’包围了。”

上海的“国际范”服务升级

为了更好地接待韩国游客,一些餐厅开始提供韩文菜单和服务,部分景区也补充了韩文旅游资料。在“很久以前羊肉串”南京路第一百货店,店长胡镇江近来忙得不可开交,“韩国游客来了之后,我们店每日客流量从以前的500至600人涨到900至1000人,将近翻倍。”为了更好接待韩国旅客,店里不仅准备了韩文菜单、韩文店铺介绍、韩文版移动支付说明,甚至专门招聘了一位会说韩语的工作人员。

在上海南京路、武康路、新天地等旅游热门地,中英文双语服务基本是“标配”,一些热门地区的菜市场甚至有摊主主动做出中英双语指示。在上海的一些热门景区,由文旅部门设立的旅游咨询中心也在为中外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信息“补给”。走进位于上海市衡复风貌区的徐汇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记者看到各类多语言的文旅地图等宣传资料呈列于此,还有多语种翻译机可供入境游客使用。“最近韩国游客变多,我们就及时补充上韩文版的上海旅游资料,供他们取用。”徐汇区文化旅游服务和发展中心公共服务部主任沈寅达介绍。

2024年至今,上海已推出涉及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包”,包括加大外卡POS机的布设力度、增加公共场所的行李寄存服务供给、在交通枢纽启用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入境游客发行“Shanghai Pass”旅游卡等……这些便利举措让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来了上海,才发现中国比想象中还要美。”张恩智说,“我们已经在计划下一次‘中国行’,想去北京、成都、哈尔滨,尝尝北京烤鸭、重庆火锅。”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杨劲松看来,虽然目前包括韩国游客在内的国际旅客主要目的地多为上海等一线城市和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趋势有望扩散至我国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小众的旅游景点。“因此,我国旅游业要想持续吸引海外游客,还需在旅游产品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国际旅游营销及游客满意度提升等方面不断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