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坊七巷:福州第一必逛观光名胜,千年老街与清代名人故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坊七巷:福州第一必逛观光名胜,千年老街与清代名人故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lordcat.net/archives/150345

三坊七巷是福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街区,不仅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还是多位历史名人的故居所在地。从林则徐到严复,从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到女作家冰心,这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此外,街区内的南后街更是汇聚了各种福州特色小吃和传统工艺品,是游客体验福州传统文化的必去之地。


这个蜡像的故事发生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左)三次来到“三坊七巷”,邀请丁忧在家的沈葆桢(右)出仕,接替他兴办造船事业的理想。最终,47岁的沈葆桢就任总理船政大臣,开启了中国近代造船事业和海军的建立。

福州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口附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早在北宋年间,福州曾有一位太守张伯玉倡导在城中遍植榕树,让福州千年以来都是充满绿意的城市,又称为“榕城”,人口约830万。

“三坊七巷”是福州最热闹的观光景点,这个街区间西晋末期开始建设,至今已有超过千年历史,是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不但有众多建筑是国家级重点保存文物,也因多位历史名人住过这区而闻名,包含林则徐(禁鸦片名臣)、沈葆桢(晚清明臣)、严复(翻译宗师)、林觉民(黄花岗烈士)、冰心(女作家)等等。

三坊七巷以南北向的“南后街”为中心,西侧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三坊”,东侧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等“七巷”。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及展览馆,都是免费参观。营业时间一直到晚上22:00,对观光客很方便。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中央的主要街道,是一条宽阔的石板徒步街,有众多商店、小吃店,可以边逛边吃。

“三坊七巷”的建筑主要保留的是明代样式,古色古香,非常适合拍照。

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与历史建筑

在“三坊七巷”南后街牌坊的右侧第一户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故居,后来也成为近代女作家冰心(1900~1999)的住宅,可以进入参观,建议从这边逛起。

林觉民(1887~1911),福建省福州人。他出生於世家,与大才女林徽因是亲戚。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1905年与陈意映成婚。

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孙逸仙领导的同盟会。

1911年得到通知,回国参加同盟会黄花岗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人率先袭击广州总督衙门,中弹受伤被捕,从容就义,年仅24岁。

林觉民在参加起义之前,给父亲及妻子陈意映留下两封遗书,其中给妻子的遗书被称作《与妻诀别书》,曾收录为中学课文,当年学生都读过。“意映卿卿如晤”,林觉民在文中细细诉说他选择为救国家舍弃私情的理由,充满对妻子的深情与不舍,至情至性,成为千古佳文。

南后街两侧有数条巷弄,进去后有众多大宅豪邸可以参观,像是沈葆桢故居、严复故居等等。

严复(1854~1921)是福建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京师大学堂校长。严复是第一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人,对近代中国知识启蒙贡献非常大。在“三坊七巷”还有一间“严复书院”。

董执谊(1863~1942)是清光绪23年(1897)举人,曾出任盐官、諮议局议员。后来他专心治学,喜欢藏书。

沈葆桢是福建人、晚清重要大臣、“同治中兴”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先后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台湾海防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沈保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名臣林则徐的三女。

1874年(同治13年)台湾与日本发生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治理台湾。沈葆桢对台湾建设贡献颇多,并于台南安平区兴建台湾第一座西式炮台“亿载金城”。

在“沈葆桢故居”中有展示多位清朝名人的墨宝,除沈葆桢本人外,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墨宝,都是无价之宝。

林则徐(1785~ 1850)是福州人、晚清名臣,26岁中进士,官至一品,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最著名的就是受命钦差大臣、严禁鸦片。他的三子林聪彝,高中举人。南后街再往南走还有“林则徐纪念馆”。

这间豪宅建于明代末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以此屋为大理寺衙门。林聪彝任官后购买做为自家宅。

南后街上的小吃店

福州小吃非常发达,种类多又好吃。南后街上就有许多百年小吃老店,大家可以边逛边吃。

福州小吃最有特色的是“肉燕”(又叫太平燕),外形看起来像是扁食(馄饨),是扁食的变型。“同利肉燕”创始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

肉燕制作费工,它是先将猪后腿肉打成泥,然后和地瓜粉混合作成外皮,略带透明,里包猪肉馅变成“肉包肉”,和扁食的面粉皮不同。这样的外皮吃起来很香,并且带一点脆度,值得一吃。肉燕在马祖也有。

蒸鱼燕是肉燕的变型。这家“古蒸燕”创立于1681年,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用鱼肉代替猪肉制成外皮,包入虾肉馅,用蒸的吃。

福州多海鲜,不仅做成鱼丸,还有内馅包猪肉的“福州丸”,在台湾也很常见。南后街很多店家都有卖。福州丸有包内馅,个头通常大一点。在“三坊七巷”可以直接在“同利肉燕”买肉燕加福州丸一兼两顾。

在南后街上有一间“永和鱼丸”,创始于1934年,创业老板刘必松年轻时到台湾的永和地区落脚,在一家小吃店里打工学做鱼丸。后来刘必松回到了福州,1934年时在“三坊七巷”开做鱼丸店起生意,所以店名是永和鱼丸。

鼎边糊是煮一大锅清汤,把食材通通丢入,把米磨成浆涂在锅沿,因受热而成形,刮入汤中就成了“鼎边糊”,和配料一起吃。基隆的“鼎边趖”发源于福州,做法是先将粉浆涂在锅壁上烤熟,趖下来变成像大片的粿条一般,然后再去切小块煮成“鼎边趖”。马祖的“阿妹鼎边糊” 则维持和福州一样的做法。

福州的饮料店非常多,和台湾一样热闹,茶品口味相当多,这家“霸王茶姬”是当地著名品牌,不但好喝且包装精美。

外国连锁品牌进入“三坊七巷”也都融入当地景观。

牛角梳是福州特产,“三坊七巷”多家纪念品店都有售,可以买来当伴手礼。

“三坊七巷”南后街上有一间“百富轩”,卖福建特产的寿山石,是刻印章的上等石材,店里有免费展示用寿山石的天然纹路雕刻的134道满汉全席!

总之,“三坊七巷”是个可以逛上大半天的地方,白天夜晚各具风情。很多老建筑可以细细品味,如果对历史有兴趣的人会逛的很开。最好在这边停留的时间长一点,不但可以逛逛老宅,也可以多吃点小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