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韩寒负面新闻如何影响企业品牌?
林书豪、韩寒负面新闻如何影响企业品牌?
2024年,两位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NBA球星林书豪因伤停赛,作家韩寒陷入“代笔门”风波。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形象,也给代言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公关危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明星代言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科学地选择和管理代言人关系?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实用建议。
林书豪与韩寒:从巅峰到低谷
林书豪,这位曾经在NBA创造“林疯狂”奇迹的华裔球星,近年来频繁遭遇伤病困扰。2024年,他因肩部手术赛季报销,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二个赛季因伤缺阵。作为耐克、百事可乐等品牌的代言人,林书豪的伤停不仅影响了他的比赛收入,也让品牌方陷入尴尬境地。有数据显示,林书豪每年的代言收入高达数千万美元,而他的伤停可能导致品牌方重新评估合作关系。
韩寒,这位曾经的“天才少年作家”,最近因“代笔门”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有质疑者指出,韩寒早期作品《三重门》存在代笔嫌疑,这一质疑迅速发酵,引发公众对韩寒文学成就的广泛讨论。作为多个品牌的代言人,韩寒的个人形象受损,也让品牌方陷入被动。例如,他为某汽车品牌拍摄的广告,就因为此次事件而受到质疑。
品牌危机管理:从Prada到韩束
类似林书豪和韩寒的案例,在近年来屡见不鲜。Prada和韩束两个品牌在应对代言人危机时的不同表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Prada堪称“代言魔咒”的典型案例。从2021年到2023年,该品牌连续选择的四位代言人——郑爽、李易峰、春夏、蔡徐坤,都相继陷入各种负面新闻。这不仅让品牌声誉受损,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ada的案例表明,企业在选择代言人时,过于追求流量而忽视风险评估,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
相比之下,韩束在应对吴亦凡事件时的表现值得称道。2021年7月,在吴亦凡负面新闻曝光初期,韩束就迅速宣布与其解约,成为第一家与之切割的品牌。这一果断决策不仅帮助韩束避免了更大的危机,反而因其及时止损而赢得了公众好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而因此提升。
科学选择与管理:建立评估体系
为了避免类似危机,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代言人选择和管理体系。2019年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广告代言人行业趋势及代言人商业价值评估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标准从四个维度评估代言人商业价值:
- 热度指数:衡量艺人的公众关注度和讨论度
- 口碑指数:评估艺人的公众形象和声誉
- 作品指数:考察艺人的专业成就和作品质量
- 代言指数:分析艺人的代言历史和效果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持续关注代言人的动态,及时应对潜在危机。同时,企业应该多元化选择代言人,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明星,分散风险。
结语:品牌与明星代言的利弊权衡
明星代言无疑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企业需要在追求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之间做出明智选择。正如一位营销专家所说:“选择代言人就像投资,既要追求高回报,也要注重风险管理。”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更加谨慎地选择代言人,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完善的危机管理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