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从地震创伤到人间仙境的重生
九寨沟:从地震创伤到人间仙境的重生
2017年8月8日,一场7.0级地震让被誉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遭受重创,曾经清澈见底的湖泊变得浑浊,壮观的瀑布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然而,经过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九寨沟不仅重新焕发生机,更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首个自然风景保护区,以其多彩的湖泊、壮观的瀑布和茂密的森林而著称。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每个季节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然而,2017年的地震让这片人间仙境蒙上了阴影。地震导致景区多处受损,部分景点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制定了详细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政府印发的《“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同时探索自然遗产地修复保护新模式。规划将重建功能区与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体系、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将规划范围内国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等4个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1%。
在修复过程中,九寨沟管理局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探索灾后世界自然遗产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修复保护新技术和方法。通过实施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遗产点的动态监测与保育,减缓钙华瀑布渗漏泉涌出露区的退化速度,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环境容量小的海子。同时,深入研究论证和制定详细方案,科学审慎推进重点遗产点保护性修复。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九寨沟终于在2023年实现全域开放。修复后的九寨沟,不仅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更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震前水平。据统计,2023年九寨沟的游客接待量就突破了300万人次,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修复后的九寨沟,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五花海、长海、珍珠滩瀑布等经典景点重新焕发生机,湖水清澈见底,瀑布气势磅礴,森林郁郁葱葱。尤其是冬季的九寨沟,银装素裹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洁白的冰,蓝色的水,像一个清冷但温柔的女神包容一切来朝的人类,在吸收大家的负能量以后给予重新投入生活的好心情。
游客们对修复后的九寨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游客在小红书上分享道:“九寨沟下雪了,今天天气超级冷❄,湖面上都结冰了,作为四川人没见过鹅毛班大雪超激动了,现在门票是半价,挺划算的!”
另一位游客则表示:“九寨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它是我逃离杭州计划以来最念念不忘的地方。毕竟真的没有见过结冰的瀑布啊!浙江孩子大喊!洁白的冰,蓝色的水,像一个清冷但温柔的女神包容一切来朝的人类,在吸收大家的负能量以后给予重新投入生活的好心情。”
九寨沟的修复,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灾后重建,更是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它向世人证明,即使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后,通过科学的修复和保护,自然景观依然能够恢复往日的风采,甚至更加迷人。九寨沟的重生,不仅是四川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