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获高铁票价自主权:热门线路要涨价?
铁总获高铁票价自主权:热门线路要涨价?
近日,“4条高铁票价将上涨”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铁路12306官网发布的调价公告,自2024年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的高铁票价将进行优化调整,部分线路票价最高涨幅接近20%。
此次调价并非突如其来。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将高铁自主定价权下放给国铁集团的前身中国铁路总公司。此后,高铁票价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2020年底,京沪高铁率先实施浮动票价;2021年开始,国铁集团逐步推广差异化浮动定价机制。此次调价,正是这一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从具体调价方案来看,此次调整涉及的4条线路均为热门高铁线路。以武汉至广州南为例,二等座票价将从现行的463.5元上调至553元,涨幅达19.31%。其他线路如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的票价涨幅也在19%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价并非“一刀切”式上涨,而是实行有升有降的浮动机制。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根据季节、日期、时段等因素实施差异化定价。
对于此次调价,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认为,这是高铁运营企业自主决策的结果。“各地的高铁线路情况不同,此次调价的几条高铁线路比较繁忙,存在一定的供求压力,运营企业希望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供需。”他说。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则指出,灵活的票制票价应建立在市场有竞争、乘客有多种选择的基础上。“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确保调价过程不是简单的垄断势力影响和利润攫取的过程。”他强调。
从历史数据来看,高铁票价确实存在提升空间。以武汉至广州南为例,目前二等座票价为463.5元,而同航线机票最低价仅为300元左右。不过,许光建教授指出,由于高铁的便捷性和高准点率,很多人在五六个小时以内的出行会首选高铁。“相比民航,高铁在时间上更有保证,这也是人们更愿意选择高铁的一个原因。”他说。
面对票价上涨,有网友表示难以接受,认为这将增加出行成本。但也有人认为,涨价可能会改善购票体验。“涨价以后,是不是票就好抢了?”一位网友留言道。对此,许光建教授建议,高铁票价可以借鉴民航实行更灵活的调价机制,同时在调价前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公示,以保障民众利益。
从长远来看,高铁票价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合理配置运力资源,也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但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确保票价调整机制公开透明,如何保障旅客权益,这些都是需要持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铁票价机制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于民航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以及更多样化的服务产品。这将对旅客出行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推动我国高铁运输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