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打假产证:维护社会秩序进行时
北京严打假产证:维护社会秩序进行时
近日,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发现多起使用伪造不动产权证书的案件。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分别发生三起典型伪造房产证事件,持假证者被立即收缴证件并报警处理。这一系列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提醒公众警惕假产证的危害,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假产证的危害
假产证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它严重威胁到个人财产安全。在房产交易中,如果一方使用假产证,可能会导致另一方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陷入法律纠纷。其次,假产证还可能被用于非法抵押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此外,假产证的泛滥还会破坏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法律层面的解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弄虚作假办理假产证的行为,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此外,《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百零四条也明确规定,采取提供虚假材料等欺骗手段申请登记的,由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予以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防范假产证
面对假产证的威胁,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选择正规渠道:在房产交易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房地产中介和金融机构,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办理业务。
仔细核对信息:在交易过程中,要仔细核对房产证上的信息,包括产权人、地址、面积等,确保与实际相符。
查询真伪:可以通过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官方网站或服务窗口,查询房产证的真伪。
专业机构鉴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对房产证进行鉴定。
提高法律意识:要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使用假产证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要轻易相信一些所谓的“捷径”。
及时举报:如果发现有人使用假产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假产证不仅危害个人利益,更威胁社会诚信体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共同抵制假产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