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一个令人惊叹的岭南传统建筑群
广州陈家祠,一个令人惊叹的岭南传统建筑群
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与康庄北路的交汇处,是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作为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出资兴建的建筑群,陈家祠不仅是一座宗族祠堂,更是一座展示岭南建筑艺术精华的博物馆。
说起广州,经常会提到“岭南”这个词。这个岭指的就是南岭山脉。南岭山脉一千多公里,由一系列山岭组成,大致是东西走向,其中由5个山岭构成南岭的主要部分,所以习惯上也把南岭称为五岭。五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4省区的交界处。岭南就是指这五岭以南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很多相同之处,渐渐便形成了岭南文化。
最能直观地感受到岭南文化的就是岭南建筑。而岭南建筑的代表就是陈家祠。
陈家祠由广东各地的陈氏宗族共同出资兴建,于1894年建成。
据介绍,陈家祠主要是作为各地的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临时住所。同时也是陈氏宗族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所以也叫陈家书院。不过,根据我看过的有关宗族祠堂的描述,陈家祠似乎与书院也没多大关系。
当时在广东一带宗族祠堂很多。后来清朝廷担心宗族势力扩大了,会威胁到朝廷,所以便开始禁建宗族祠堂。为规避禁令,广东的很多宗族祠堂都把名字改成了书院。但实际上没有书院的功能。陈家祠也不例外,也是为了规避禁令才把名字改成了书院。实际上,主要也是为了安放陈氏宗族的祖先牌位。
陈家祠是国内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的祠堂建筑群。
陈家祠最大的看点就是屋脊与墙壁上形态各异的石雕、木雕、泥塑、陶塑等装饰作品。这些雕塑,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戏剧中的场景,还有鸟兽鱼虫。鸟兽鱼虫很多都是根据民间传说,凭着想象创作出来的。看完这些作品,不得不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雕塑每个都有故事,有寓意。我以前也上网查看了一些,内容太多了。所以在这里就不抄录了。有兴趣了解这些故事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网搜一下。
在这里就感受一下这些巧夺天工的雕塑作品吧。
陈家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可分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陈家祠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术。(此段摘自百度百科)
我到陈家祠,也被这些独具特色的雕塑作品所吸引,只顾拍照,很多厅堂只是一走一过,没有细看。其实,很多展品也很值得看看。
不过也有人觉得屋脊上雕塑过多并不美。其实,对美的概念也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和时代也会不尽相同。
所以美观是否另当别论,单凭这些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丰富的想象力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与康庄北路的交汇处,交通很方便。虽说需要买门票参观。但门票很便宜,只要10元。
可以说,到了广州,陈家祠是绝对不应错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