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土元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淅川县:土元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该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其中土元养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土元养殖:小虫子带来大收益
土元,又名地鳖虫,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淅川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土元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目前淅川县土元养殖面积已超过500亩,年产量达100吨以上。土元养殖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以宋沟村聚宝土元养殖基地为例,该基地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推动土元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淅川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资金方面,对新建或扩建的土元养殖基地给予一次性补贴;在技术方面,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养殖水平;在市场方面,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绿色发展:生态与经济双赢
土元养殖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的代表,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种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土元养殖不占用大量土地,适合在山区、库区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推广。
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土元养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据统计,目前淅川县已有超过1000户农户参与土元养殖,户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同时,土元养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加工、包装运输等,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
下一步,淅川县将继续扩大土元养殖规模,计划到2025年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年产量突破200吨。同时,该县还将积极探索土元深加工技术,开发土元保健品、饲料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之际,淅川县通过发展土元养殖等绿色产业,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