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春节非遗大赏:千年文化展新颜
2025广州春节非遗大赏:千年文化展新颜
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广州将迎来首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广府文化中心,广州的春节习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年,广州将以“非遗+旅游”的创新模式,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行花街:广府文化的独特符号
“行花街”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也是广府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据民俗专家萧放教授评价:“在全国各地年俗之中,‘行花街’保存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展现出强烈的冲击力与感染力,特别能体现城市里的年节氛围。”
广州的花市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明代五羊门对岸有称花渡头者,“广州花贩载花入城,从此上舟”。19世纪60年代,分散的花市逐渐固定在春节前几天举办,发展成为年宵花市。2021年,行花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行花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购花活动,更凝结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金桔象征大吉大利,桃花寓意大展鸿图,水仙则代表富贵吉祥。花卉的价格也十分讲究,多以“3”、“8”、“9”等谐音吉祥的数字结尾。2024年,越秀西湖花市接待市民游客达218.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醒狮与龙舞:广府文化的动态演绎
醒狮和龙舞是广州春节不可或缺的非遗项目,它们不仅展现了广府文化的艺术魅力,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广东醒狮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表演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2006年,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府龙舞,又称广府大金龙,是流传于广府地区并与传统节庆紧密相连的传统舞蹈。与北方舞龙求雨不同,广府舞龙祈求平安好运,最具特色的是“龙飞九霄”和“横扫千军”两个动作。2022年,广府龙舞被列入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创新融合:非遗文化的现代演绎
2025年,广州的非遗活动将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广州市文化馆举办的“春节非遗游园会”就是一个创新尝试。活动以“沉浸城市故事会”为理念,将非遗展销、民俗体验、书画活动等有机融合,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黄埔区的“文明迎新春 实践年味浓”主题活动中,非遗剪纸艺术家现场创作近2米长的“新春快乐”剪纸作品,民间艺人则用传统技艺为市民书写春联,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非遗文化的传承新路径
2025年,广州将探索“非遗+旅游”的新模式,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各区依托数字技术,打造“越秀西湖元宇宙花市”等数字内容,通过线上沉浸式体验为线下花市持续引流。同时,非遗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场地,而是走进社区、学校、警队等,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结语: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首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2025年的广州春节将以创新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非遗文化盛宴,感受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