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亮相春晚舞台,潮起东方迎新年!
英歌舞亮相春晚舞台,潮起东方迎新年!
1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五次彩排。在众多精彩节目中,首次亮相春晚舞台的英歌舞备受瞩目。这个被誉为“中华战舞”的传统舞蹈,以其刚劲有力的动作和独特的文化韵味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什么是英歌舞?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漳州等地。这种民间广场舞蹈融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艺术元素,舞者通常装扮成梁山好汉,手持短木棒互相对击,动作刚劲有力,节奏强烈。英歌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
历史渊源
英歌舞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关于其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包括水浒说、傩舞起源说等。但普遍认为,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舞者们通过脸谱化妆和服饰道具,生动再现梁山好汉的形象。
春晚舞台上的英歌舞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英歌舞将以创新形式呈现。《潮起舞英歌》节目中,伴随着“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的歌声,英歌舞传人带领舞蹈演员们跳起“中华战舞”。节目将传统英歌舞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通过灯光、音响等手段增强视觉效果,同时融入新的编舞元素,使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英歌舞不仅是潮汕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英歌舞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走红,不仅在国内社交平台刷屏,还走出国门在海外演出,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春节期间,英歌舞出圈破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背后家国情怀的现代化呈现,是在合适时机与国内外民众巨大热情的双向奔赴。这也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也是我们与世界互动、展示文化软实力的桥梁,亟待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英歌舞的传承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英歌舞的表演队伍中,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短视频、Vlog等新兴媒介的传播,英歌舞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项非遗技艺。
英歌舞的兴盛也给传统非遗技艺传承带来了启示:只有当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尊重并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探索和建构,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展望未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英歌舞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继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