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益笔下的受降城:乡愁满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益笔下的受降城:乡愁满溢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97%E9%99%8D%E5%9F%8E/3556656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MQ655505567H3O.html
3.
https://www.sohu.com/a/770681811_121911505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31A02FJC00
5.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41885458316853307
6.
https://m.ruiwen.com/wenxue/shici/352613.html
7.
https://www.gscq.net/579.html
8.
https://www.suitangyanyi.com/jzshow-1298120.html
9.
https://m.krzzjn.com/show-26-141540.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9%95%BF%E5%9F%8E
11.
https://m.ruiwen.com/wenxue/shici/330373.html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几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描绘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象:回乐烽火台前的沙漠在月光下如同积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得仿佛秋霜。在这寂静的夜晚,不知从何方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发守城将士浓浓的思乡之情。

01

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益(约746-约829),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伯父李揆曾任唐肃宗朝宰相。李益的生平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年仅十岁,战乱后家乡被吐蕃占领,全家迁往中原洛阳。

李益的仕途始于大历四年(769年)考中进士及第,随后在多个地方官府任职。他的边塞诗创作与其多次从军的经历密切相关:

  • 建中元年(780年)深秋,首次参军,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
  • 兴元元年(784年),第二次从军,担任樊泽的掌书记
  • 贞元元年(785年),第三次从军,加入灵州大都督杜希全的军队
  • 贞元二年(786年),第四次从军,担任论惟明的掌书记
  • 贞元四年(788年),第五次从军,跟随邠宁节度使张献甫
  • 贞元十七年至十九年(797-799年),第六次从军,跟随幽州节度使刘济

这些经历使李益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他的诗歌创作也由此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期的大历诗风,入幕时期的边塞诗,以及入朝后的台阁体和闲适诗。李益的边塞诗以慷慨悲凉著称,展现了他对边疆将士生活的深切理解。

02

诗歌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的运用:诗中运用了“沙似雪”、“月如霜”等意象,通过比喻生动展现了边地的荒凉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2. 声音的烘托:“不知何处吹芦管”以笛声的突兀出现打破静谧,既勾起听众的好奇,又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3. 情感的抒发:“一夜征人尽望乡”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戍边将士在笛声中集体涌起的深切乡愁。

  4. 结构的安排:诗歌前两句以景入情,用“沙似雪”和“月如霜”渲染悲凉气氛;后两句则由景及人,通过笛声触发的思乡情绪展现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

03

思想感情的表达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渴望以及浓烈的思乡之情。它不仅揭示了边疆将士的精神世界,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深思念。

  1. 思乡之情:通过“一夜征人尽望乡”直接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情绪,这种情感是普遍而深刻的,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最真实的人性。

  2. 战争的反思: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但通过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的思乡情绪,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3. 家国情怀:李益多次从军的经历使他对边疆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中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

04

历史背景与边塞生活

受降城是汉唐时期重要的军事重镇,位于北纬40度线以北的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唐朝的三受降城体系是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控制了漠南地区,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力量。李益笔下的受降城,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唐代边塞生活的特点是边疆风光壮阔,戍边生活艰苦,思乡情绪浓烈。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如秋月、雪山、大漠、孤城等,都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李益的诗歌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对边塞夜景的细腻描写和将士心理的深入刻画,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这首诗不仅是李益个人经历的写照,更是唐代边塞生活的真实反映,展现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人性与情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