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初五接财神,你家是啥时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初五接财神,你家是啥时候?

引用
光明网
8
来源
1.
https://reader.gmw.cn/2024-02/07/content_37137779.htm
2.
https://www.sohu.com/a/757908476_12058359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3A07R3700
4.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2/14/140000_54630265.htm
5.
https://news.sina.cn/2024-02-14/detail-inahziac1201899.d.html
6.
http://www.chisa.edu.cn/issues/2025cj/tradition/202501/t20250126_2111300373.html
7.
http://chinazhcpw.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50&id=7861
8.
https://m.voc.com.cn/rmt/article/9573356.html

“正月初五上炷香,一年四季财源广;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这则民谣中的“上炷香”“摸元宝”都是正月初五“接财神”的风俗习惯。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房屋,把“穷”扫出门外,将“财神”迎进屋中。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接财神的时间并不统一,各地有着不同的传统和讲究。

01

南北方的时间差异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过年前家家户户上街购买“财马”(即财神像)的情景。到了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则有“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的记载。

然而,各地迎财神的日子并不一致。江浙地区普遍在正月初五,而北京则是在正月初二。这种差异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差异。

南北方对正月初五的定义有所不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仲宇曾对比北方的“破五”与南方的“迎财神”,认为北方是把“穷”送走,南方则是把“财”迎进来。这种差异与历史上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密切相关。

在《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北宋市井生活中,汴河上商贩往来,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展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者不断涌入城市,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对生活的祈愿不再满足于“送穷”,而是直接表达对“富裕”的追求。

相比之下,旧时北方很多地区延续农耕社会的传统,因而“送穷”成为正月初五的主基调。北方地区将正月初五称为“破五”,意味着新年期间的诸多禁忌被打破,人们开始准备下地干活。送走各种禁忌,也送“穷”出门,这是“破五”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02

财神信仰的演变

财神信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宋时期,百姓会购买“财马”张贴于家中,但此时的财神还没有明确的姓名和形象。元朝开始出现增福神,也称财帛星君。明清时期,增福财神信仰已流传到华北,一些地方志还记载了增福财神的庙会。

除增福财神外,赵公明、五通神都具有财神职能。五通神的源头在印度,后传入中国。唐朝起便开始出现五通神的传说和信仰。南宋时,江南各地五通庙众多,有村头小庙,也有鸿轩大庙。

五通神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五显神、五圣神、五猖神、五路神、华光、马灵官等。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就是五通神。苏州等地也将五通神称为“五郎神”“五哥神”。

五通神在传说中能带来钱财,但这些钱财不是白送的,他索取女色以为回报。他的钱财也经常是从别处偷盗来的。在儒者看来,五通神诲淫诲盗,是典型的邪神。儒士推动官方多次发起禁毁五通运动。在这种社会压力下,五通神改换名目,也做“神格”蜕变。于是,五路财神出现了。在五路财神的传播中,对“五路”的释义还演化出“五行正气”的内涵以及“东、西、南、北、中都得财”的美好愿景。

03

各地不同的祭祀方式

各地在接财神的具体仪式上也各有特色。在江苏苏州,接路头(即迎五路财神)时要在客堂正中挂上财神画轴,前面放酒盅五只、筷子五双,以及“五干”“五湿”的供品,此外,还要加四碗四碟,中间放“三牲盘”:金鸡两只、五花肋肉一方,活鲢、鲳鱼各一条。鸡要缚成元宝状,口衔青葱;鱼上压一把菜刀。商家也于初五左右开市,祭祀财神,并招人饮酒,叫“接路头”。浙江嘉兴也有正月初五接路头的习惯,人们这一天早起虔诚供神,叫做“乞利市”。

山东胶东一带的商家在正月初五吃水饺有特定讲究,这天的水饺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啦!”以此图吉利。而且吃水饺以大蒜做调料时,不许说吃蒜,要说吃“义合菜”。

04

财神信仰的现代传承

随着华人移民的脚步,财神信仰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新加坡的一家华人餐馆里,老板娘将乾隆皇帝的画像挂在墙上,因为“乾隆”与“钱龙”谐音,寓意招财纳福。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华人社区还保留着供奉福德正神的习俗。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是农耕社会下形成的财富信仰。华人移民将土地神信仰传至东南亚并与当地宗教文化相融合。

当代年轻人在方式上有所简化,但也有一定传承,比如在正月初五去寺院上香祈福、吃特定食物、在家中摆特定物件等。人们通过这些方式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气”。

财神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除夕夜的供奉,还是正月初五的迎接,抑或是海外华人的传承,都体现了这一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财神信仰也因此得以延续和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