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高沙社区智慧大屏上线
中山市“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高沙社区智慧大屏上线
近日,中山市小榄镇高沙社区正式上线智慧大屏,标志着该市数字乡村建设迈入新阶段。作为广东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地区之一,中山市正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方案》,中山市多个镇村被列为试点地区,包括三乡镇雍陌村、古镇镇古一村等。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试点地区要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和覆盖,涉农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互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智慧大屏助力乡村治理
高沙社区此次上线的智慧大屏,集成了社区常住人口、房屋数量等基本信息,并通过电信高清AI监控实现全时段实时监测。这一数字化工具不仅优化了社区管理效率,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智慧大屏的投入使用,是中山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智慧大屏能够实时监测社区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智慧大屏还具备信息发布功能,可以用于反诈宣传、政策解读等,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创新治理模式
在中山市三角镇,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治理模式——“积分银行”正在悄然兴起。该镇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人才,推出了“数字化+积分制”的治理模式。新业态人才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发现日常问题等方式获得积分,积分可在数字乡村平台上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调动了新业态人才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也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积分制,政府与新业态人才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机制,实现了多方共赢。
未来展望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时指出,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数据整合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中山市将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专家建议,数字乡村建设应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级、省级系统平台等资源,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举措,分类有序推进。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山市的乡村治理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