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成功案例大揭秘!
中山市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成功案例大揭秘!
2024年,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通知,公布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这是中山市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通过企业技术中心认证的企业,不仅能够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更重要的是,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背景与认证标准
中山市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是根据《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科发〔2023〕125号)开展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成长性指标: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含)-1亿元的企业,近两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在1亿元(含)-5亿元的企业,近两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近两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创新能力指标:
- 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包括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等不少于1件;或者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不少于3件;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少于10件。
- 2021-2023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5%,或者2020-2022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额在5000万元以上。
成功案例分析
在最新公布的名单中,中山市共有377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63家来自中山火炬高新区。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认证带来的实际好处
通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以下支持:
资金补助: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于(含)10%的企业,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额按最高3%的比例给予补助;
- 研发投入实现正增长(包含持平)但增速低于10%的企业,按最高2%的比例给予补助;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不超过10%且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最高1%的比例给予补助。同一企业同一年度获得研发费后补助不超过300万元。
税收优惠: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企业形象:认证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
中山市的创新举措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优化准入准营环境:深化“一照通行”改革,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实施“容缺办理”制度。
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实名认证流程,推进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
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中山精造”优质产品评价。
重点行业帮扶:加大食品、药品等产业帮扶力度,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精准监管机制:规范涉企收费,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3月底,中山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达656490户,同比增长10.63%。目前,中山火炬高新区已拥有: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
-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130家
- 创新型中小企业318家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山市通过企业技术中心认证等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
随着中山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通过技术中心认证,获得长足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为中山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