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欺凌背后的社会地位之谜:从施暴到受害的深层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欺凌背后的社会地位之谜:从施暴到受害的深层解析

引用
中国网
11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s://kepu.gmw.cn/2024-03/19/content_37212111.htm
3.
https://www.guancha.cn/DanOlweus/2024_05_23_735660.shtml
4.
http://psy.china.com.cn/2024-03/27/content_42738493.htm
5.
http://www.rnxwmw.com/nd.jsp?id=2422
6.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3/28/content_6zNvdRtjpG.html
7.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19_5759615.shtml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03b427e4b0e5841326b2b6.html
9.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06/12/030140988.shtml
10.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7636
11.
https://www.time-weekly.com/post/310092

01

令人震惊的校园欺凌案例

2024年3月,湖南吉首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12岁的初一女生王惠在校园内被多人连续扇耳光、脚踹,甚至被迫下跪。现场有多人围观,有人不停地吆喝,有人还不断发出笑声。他们一边拍摄视频,一边威胁王惠不准哭。不久,王惠的脸被打得通红,一遍遍抹着脸上的眼泪,却没有吭声。

这起事件并非个案。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影响其一生。

02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四种:

  • 身体欺凌:推搡、殴打、扇耳光等肢体性的欺凌行为
  • 语言欺凌:恐吓、辱骂、诋毁、起侮辱性绰号等言语性的欺凌行为
  • 社交欺凌:排挤、孤立、打压他人等欺凌行为
  • 网络欺凌:利用网络对被欺凌者实施辱骂、恐吓、诋毁、散播谣言或隐私信息等欺凌行为
03

社会地位:校园欺凌背后的隐形推手

社会地位在校园欺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社会地位的学生往往通过欺凌行为来维护或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低社会地位的学生则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高社会地位学生的施暴动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孙锦露通过长期调研总结出,未成年欺凌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故意玩乐型、引起注意型、宣泄压力型、同伴归属型,以及财物获取型。他们通常会在欺凌的过程中,产生对他人的剥夺感和控制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葵认为,未成年人可能会通过欺凌行为来提高或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有一部分欺凌者是由于怕被排挤和欺凌,所以选择“跟风”。

低社会地位学生的受害原因

根据王葵的观察,被欺凌者往往在某一方面处于弱势,比如不善社交、体格弱小、太胖、低自尊等,他们知道自己存在这些“弱项”,这就导致他们可能会错误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04

校园欺凌的深远影响

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会随着欺凌终止而结束,大概率是终身的。被欺凌者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心理创伤:如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社交障碍: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
  • 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 自我评价降低:自尊心受损,自我价值感降低

以王惠为例,她被诊断出耳膜穿孔,身体有多处挫伤,抑郁自评量表显示有中度抑郁症状。这种身心伤害不仅影响了她的学业,更可能影响她未来的人生发展。

05

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预防和应对体系:

  1. 学校层面:建立完善的反欺凌政策和干预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家庭层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异常表现,及时与孩子沟通,给予支持和帮助
  3. 社会层面: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众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个人层面:培养自信、坚韧的性格,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和压力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