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改革新动向:从重庆模式到全国推进
城管改革新动向:从重庆模式到全国推进
2025年开年之际,全国多地掀起城管改革新高潮。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纷纷出台改革举措,以提升执法效率和质量,增强市民满意度。其中,重庆的“城市管理进社区”行动成为全国典范,目前已建成862个试点社区,整体覆盖率接近50%,中心城区覆盖率更是超过80%。
重庆模式:城管进社区的创新实践
在重庆,城管改革的创新实践正在改变城市治理的面貌。以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渝北社区为例,通过实施“一路三清”行动,不仅改善了市容环境,更激活了社区商业活力。曾经的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北仓里”,吸引了80余家新店入驻,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在沙坪坝区团结坝社区,城管人员通过每周院坝会、居民议事亭等平台,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问题。而在渝中区浮图关社区,针对“停车难”这一民生痛点,城管部门多方协调,新增近250个临时停车位和85个标准划线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
改革重点:提升效率与规范执法并重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的工作部署为全国城管改革指明了方向。2025年,北京将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为目标,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提升执法效能:高标准落实首都服务保障任务,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把重心向推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转变。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垂直管理机制,强化市级对区级、区级对街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和执法工作的管理职责。
优化执法方式: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意见,做到无因不查、无事不扰,坚持过罚相当和包容审慎原则。
加强队伍建设:巩固队伍规范化建设和“双美”典型培育成果,形成向榜样看齐、争当业务骨干的良好氛围。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法治化双轮驱动
展望未来,城管改革将朝着智能化监管、跨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化建设的方向深入推进。各地将加大科技赋能力度,运用大数据平台提升执法效率,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执法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城管执法将更加规范、高效、人性化,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保障。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持续的改革努力,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