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兔儿爷:从祭月神像到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兔儿爷:从祭月神像到非遗瑰宝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230680094902127
2.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04755.html
3.
https://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0/2024/0917/1011593.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5/11/44585064_1134148535.s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1111
6.
https://www.pishu.cn/zxzx/xwdt/610443.shtml
7.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492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e9776ee4b0458dc38c968f.html

在北京市西城区杨梅竹斜街的一家非遗体验馆内,一位小朋友正在给兔儿爷上色。这位小朋友可能并不知道,他手中的这个泥塑兔子,承载着近600年的历史与文化。

01

从祭月神像到儿童玩具

兔儿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最初,它是中秋节祭拜月神时使用的泥塑兔子。到了清朝,兔儿爷逐渐从祭坛走向民间,成为儿童的玩具和节日象征。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的兔儿爷“有极大者,高至二三尺,或用玻璃为目,金纸为嘴,身着战袍,背插令旗,威风凛凛,极为壮观”。

兔儿爷的兴盛与皇家文化也有着密切联系。相传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于中秋夜举行祭月仪式,将玉兔称为“太阴君”,这一举动进一步推动了兔儿爷在民间的流行。

02

精湛工艺与艺术价值

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挖泥、晾晒、泡泥、澄泥、捶打、做子、制模、翻坯、打磨、上底色、彩画、上漆、装盒等多种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兔儿爷的形象也十分独特。它通常身披金盔金甲,手持捣药杵,背后插着一面小旗,既威武又可爱。不同坐骑赋予其特殊含义:象代表吉祥如意,虎象征事业兴旺,麒麟寓意学业有成,葫芦则寄托福禄双全的愿望。

03

传说故事与文化内涵

关于兔儿爷的起源,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某年北京爆发瘟疫,嫦娥派玉兔下凡救助百姓。玉兔化身为少女,骑着猛虎走遍京城治病救人,最终返回月宫。为纪念它,人们创作了兔儿爷的形象,并在中秋供奉以祈求健康与幸福。

兔儿爷不仅是中秋节的吉祥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合了泥塑、彩绘、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审美。同时,它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04

现代传承与创新

进入现代社会,兔儿爷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值得欣慰的是,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门传统手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北京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在杨梅竹斜街开设工作室,不仅制作传统的兔儿爷,还开发了各种创新产品。他将兔儿爷的形象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传统又时尚的新作品。同时,他还开设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兔儿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2024年春节前夕,王府井工美大厦推出了“蛇墩墩”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就包括以兔儿爷为原型设计的“兔墩墩”。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保留了兔儿爷的传统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兔儿爷从一个简单的泥塑兔子,发展成为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非遗瑰宝,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兔儿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继续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