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川贝母成流感季“价格刺客”:每公斤突破4500元,替代品受关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川贝母成流感季“价格刺客”:每公斤突破4500元,替代品受关注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3/content_257645.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cn/2025-01-06/doc-inecztft2978076.shtml
3.
https://www.jkb.com.cn/TCM/2024/1213/499746.html
4.
http://www.xinhuanet.com/20241113/99d38862a0444b8686b7a9aa9456b64a/c.html
5.
https://www.zyctd.com/zixun/200/1074308.html
6.
https://www.zyctd.com/zixun/200/1074309.html
7.
https://www.zgggws.com/
8.
http://jnxxq.jinan.gov.cn/art/2024/12/26/art_117076_4783213.html
9.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7270a604fd15d14cca31457a5d30b5d5
10.
https://txxf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053
11.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8644-99367376-f

近日,中药材市场传来最新消息:川贝母价格再次突破新高。据亳州市场最新报价显示,2025年1月,优质松贝价格已攀升至4500元/公斤,青贝也达到3800元/公斤,即便是价格相对较低的炉贝,也维持在3500元/公斤的高位。这一轮价格上涨,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吃不起”。

川贝母价格飙升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野生资源的持续减少是价格上涨的主因。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川贝母的市场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其生长环境特殊,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自然繁殖率低,导致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其次,人工种植成本的不断攀升也推高了川贝母的价格。川贝母的种植周期长,一般需要3-5年才能收获,且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模拟高原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难度大、成本高。加之近年来土地、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进一步抬高了种植成本。

流感季节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供需矛盾。随着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川贝母作为传统润肺止咳的良药,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然而,由于前期价格持续上涨,不少商家选择持货观望,市场供应量反而减少,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面对如此高昂的价格,不少消费者开始寻求替代方案。在中医临床上,浙贝母、瓜蒌等药材常被用作川贝母的替代品。这些药材虽然在功效上与川贝母略有差异,但在缓解咳嗽、化痰等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可以满足一般性的用药需求。

从长远来看,解决川贝母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野变家”技术的发展。所谓“野变家”,就是通过科技手段,突破野生药用植物的繁殖和栽培技术,实现人工种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表示,这一技术不仅能减轻对天然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以沉香的“野变家”为例,研究团队通过模拟沉香树受到伤害后的防御反应,成功研发出“沉香通体结香技术”。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沉香的大规模人工生产,还保持了与天然沉香相近的药效,为解决珍稀中药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面对当前川贝母价格高企的状况,专家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购。对于普通感冒、咳嗽等症状,可以选择浙贝母、瓜蒌等替代品;而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同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保护、推动人工种植等方式,努力维护中药材市场的稳定。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川贝母的价格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真正实现良药不再“苦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