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发布:寒假儿童安全八大提示
应急管理部发布:寒假儿童安全八大提示
2025年1月8日,河北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内,一名身着滑雪装备的儿童从缆车意外坠落。这一幕让人心惊胆战,也再次敲响了寒假期间儿童安全的警钟。
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但这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了针对儿童安全的八大提示。
居家安全:防范意外伤害
据统计,超过45%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中,且年龄越小的孩子,伤害发生在家中的比例越大。因此,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居家安全。
防火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玩火,不携带火种。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用电安全:不超负荷用电,不长时间使用电器。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
防跌倒坠落:窗户安全锁或护栏的使用率仅为54.82%,超过一半的看护者表示儿童可以拿到家庭中洗衣用品和厨卫清洁用品。家长需要提高警惕,确保家中环境安全。
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教育孩子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
出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得随意横穿、逆行。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
乘车安全: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公共场所安全:提醒孩子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人身安全。教育孩子不单独外出,不进网吧、酒吧、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未经家长允许不得夜不归宿。
网络安全:预防网络诈骗
防范网络诈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预防沉迷网络。建议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超过1小时。
绿色上网:避免接触不良网站和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教育孩子不与陌生人聊天,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防冻、防滑冰、防溺水:冬季天气寒冷,要适时增加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冻伤;不要在有积雪、结冰的路面上玩耍;禁止孩子独自或结伴滑野冰,到危险水域玩耍。
心理健康: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提供支持。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学会调节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预防季节性流感:注意身体健康及个人卫生,天气寒冷注意保暖,勤洗手,多通风,防止病从口入。
烟花爆竹使用安全:教育孩子远离烟花爆竹,不燃放烟花爆竹,并远离烟花爆竹燃放区。
家长应该如何做?
有效看护:家长看护儿童时要做到有效看护,即专心、近距离、不间断,不能把低龄儿童单独留在家中。
安全教育:家长要定期排查家庭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教育孩子识别和远离危险。
以身作则: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遵守安全规则,让孩子学习和模仿。
应急准备:家长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在家中准备必要的安全用品,如灭火器、安全锁等。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寒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