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传》:以创新演绎致敬唐代诗人
《大唐诗人传》:以创新演绎致敬唐代诗人
2024年11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在央视一套开播。这档节目聚焦唐代“顶流诗人”,透过“初唐四杰”、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等诗坛巨匠的人生故事挖掘诗词文化魅力,让观众与节目一起“穿越”时空,直击名篇诞生的瞬间。
创新演绎:双向穿越+实景拍摄
《大唐诗人传》采用“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的核心模式,将观众带入诗人的世界。主持人撒贝宁带领探访团穿越千年,亲身体验初唐元日气氛,见证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如何打破陈规书写新的唐诗,生动再现“初唐四杰”的绝代风华。同时揭秘、还原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其创作背后的风云变幻与情感波澜。
在孟浩然一期中,探访团穿越至孟浩然生活的唐代,走访当时的经济文化重镇襄阳,沉浸式体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揭秘《春晓》背后的人生感慨。这种“双向穿越”的模式,不仅让观众近距离触摸那些热切的诗歌现场,品味那些或高昂、或落寞、或恬淡的历史瞬间,也让文化传承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星光熠熠:实力演员+权威专家
节目邀请了多位实力派演员参与演绎。在李白篇中,高伟光的演绎令人印象深刻。他一人分饰李白的青年、壮年和晚年,将每个时期的状态都刻画得层次分明、入木三分。青年时期的李白,意气风发、浪漫疏狂,他举杯邀月、手持长剑、迎风吟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流露出飘逸、洒脱的气质,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从历史长河中走来、活在人们想象中的李太白。
在李贺篇中,金瀚的表演也获得好评。他不仅外形贴合角色,更是将李贺的才情和傲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动作、语气,都让人感受到了李贺那种独特的诗人气质。
除了演员的精彩演绎,节目的权威性也得到了保障。撒贝宁携手杨雨、谷曙光等专家学者,组成探访团,为观众带来深入浅出的解读。这种专业团队的配置,确保了节目的学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文化传承:创新与挑战并存
《大唐诗人传》的播出引发了广泛热议。一方面,观众对节目的创新形式和文化内涵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伟光饰演的李白形象深入人心,金瀚饰演的李贺也获得好评。这些演员的精彩演绎,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诗人的风采,也激发了人们对诗词的兴趣。
然而,节目的播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有观点认为,这种“双向穿越”的模式在多档节目中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此外,文化节目的播出时间安排也值得关注。《大唐诗人传》被挤出周六黄金档,反映出在当前的电视环境中,文化节目仍需不断努力,以争取更多观众的关注。
结语: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
《大唐诗人传》以创新的形式,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采,让观众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这档节目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尝试,更是一次创新表达的探索。通过实景演绎、AI技术、专家解读等多种手段,节目组努力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现代观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也为未来的文化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让高伟光演李白的人简直天才!他简直就是李白本白,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完美契合。”这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或许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