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晚收视率暴跌至21.8%,新媒体时代如何重获观众青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晚收视率暴跌至21.8%,新媒体时代如何重获观众青睐?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1A0050G00
2.
https://news.cctv.com/2025/01/20/ARTI7c1Xsodt6M1T8oBkU6Lv250120.shtml
3.
https://36kr.com/p/2660684586951431
4.
https://www.woshipm.com/share/6174806.html
5.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4/content_290495.html
6.
http://bj.chinadaily.com.cn/a/202402/01/WS65bb8626a31026469ab1728b.html
7.
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1787753953225707522/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4%AE%E5%BB%A3%E6%92%AD%E9%9B%BB%E8%A6%96%E7%B8%BD%E5%8F%B0%E6%98%A5%E7%AF%80%E8%81%AF%E6%AD%A1%E6%99%9A%E6%9C%83%E7%9B%B8%E9%97%9C%E7%88%AD%E8%AD%B0
9.
https://news.dayoo.com/finance/202501/20/171077_54778058.htm
10.
https://finance.sina.cn/bank/yhgd/2025-01-26/detail-inehifvu0243400.d.html?vt=4
11.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501/27/140000_54781208.htm
1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5%A4%AE%E5%BB%A3%E6%92%AD%E9%9B%BB%E8%A6%96%E7%B8%BD%E5%8F%B0%E6%98%A5%E7%AF%80%E8%81%AF%E6%AD%A1%E6%99%9A%E6%9C%83%E7%9B%B8%E9%97%9C%E7%88%AD%E8%AD%B0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央视春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这台曾经占据国人除夕夜绝对主导地位的晚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收视率的持续下滑,到新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再到观众群体的不断流失,春晚正站在一个亟需变革的十字路口。

01

收视率的下滑:一个时代的变迁

从1983年首届春晚至今,这台晚会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在那个电视还是奢侈品的年代,春晚几乎垄断了国人的除夕夜。据统计,春晚收视率曾一度高达4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晚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数字正在逐年下滑。

2019年,春晚收视率降至30.1%,2023年更是跌至20.2%。尽管2024年官方宣称收视率突破30%,但这一数据存在较大争议。有调查显示,实际观看比例仅为21.8%,其中只有一半的观众坚持看到最后,完整看完节目的观众更是不足2%。

这一变化背后,是观众群体的悄然转变。年轻一代对春晚的兴趣正在减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获取娱乐内容。春晚这台“老戏”,似乎已经难以吸引新一代的“观众”。

02

新媒体的崛起:分流还是共赢?

在春晚收视率下滑的同时,新媒体平台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2024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2.32亿,同比增长超2000万。其中,移动视频和移动社交行业占据了近60%的用户时长。春节期间,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用户活跃度更是达到全年峰值。

这些新媒体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还创造了更多互动和参与的机会。用户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直播等方式实时参与其中,这种互动性是传统电视节目难以比拟的。相比之下,春晚虽然也在尝试创新,但其单向传播的本质并未改变,难以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

03

观众的期待与批评:春晚的双重困境

面对收视率的下滑,春晚也面临着来自观众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观众对春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期待。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希望看到更多创新性的节目,期待春晚能够重现往日的辉煌。他们怀念赵本山、宋丹丹等老一辈艺术家带来的经典小品,期待看到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节目。

另一方面,春晚也面临着诸多批评。有观众指出,近年来春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一些节目缺乏新意,甚至有“说教”之嫌。地域偏见问题也时有发生,南方观众对春晚的认同感相对较低。此外,一些节目存在过度商业化、广告植入生硬等问题,影响了观看体验。

04

创新与改革:春晚的自我救赎之路

面对挑战,春晚也在积极谋求变革。2025年春晚将首次采用XR、AR等新技术,创新节目形式。同时,晚会将增加全民共创环节,邀请更多普通人参与节目制作,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此外,春晚还将推出无障碍转播版本,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些改革措施能否挽回观众流失,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春晚正在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试图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期待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春晚,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春晚。”

05

结语:春晚的未来在哪里?

春晚的未来在哪里?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春晚不会消失。它承载着太多国人的记忆和情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关键在于,春晚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观众的新需求。

2025年的春晚,或许正是一个转折点。它将告诉我们,这台陪伴了中国人40多年的晚会,能否在新媒体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再次成为国人除夕夜的“必看节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