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犯罪治理新模式:从司法主导到社会主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犯罪治理新模式:从司法主导到社会主导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data/paperhelp?cmd=paper_forward&longsign=e66cd67c176b221e446c2c3048fc7c2d&title=%E9%A2%84%E9%98%B2%E9%9D%92%E5%B0%91%E5%B9%B4%E7%8A%AF%E7%BD%AA%E7%9A%84%E6%80%9D%E8%80%83
2.
https://m.sohu.com/a/813095158_121956424/?pvid=000115_3w_a
3.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26925359.html
4.
http://www.cppsup.net/news/show.aspx?id=10028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55005969840488998/
6.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2211.html
7.
https://www.delilegal.com/news/industry/BNGZWTTxiyWdPdOsaRAwcJaDTXJpUqLu
8.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73572.shtml

2024年3月,河北邯郸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校园命案:三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班同学。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更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犯罪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

01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年均上升率达16.7%。这表明,青少年犯罪不仅数量增加,且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从犯罪类型来看,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聚众斗殴、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值得注意的是,强奸罪的占比从2020年的9.5%上升至2022年的11.6%,显示出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此外,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机动车辆盗窃和刑事杀人案件有所增加,反映出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和暴力程度的升级。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据统计,88%的涉罪未成年人来自问题家庭,包括流动式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及再婚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如监护人监护意识不强、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等,都可能成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推手。

02

现行治理模式的困境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治理主要依赖司法系统,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如涉罪未成年人不捕不诉率升高、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司法资源有限,难以对所有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有效教育和矫治。其次,过度依赖司法系统可能导致“标签效应”,即一旦被贴上“犯罪者”的标签,青少年很难重返社会。此外,现行模式忽视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其他重要力量的作用,未能形成全方位的预防和矫治体系。

03

社会主导型治理新模式的探索

针对现行治理模式的不足,苏州大学法学院邢时俊教授提出了社会主导型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通过多方联动,构建全方位的治理体系。

社会主导型治理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具体而言,家庭应承担起首要责任,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提升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健康人格;社区和社会组织则可以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辅导项目,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国际经验也印证了社会主导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例如,挪威通过警察网络巡逻队监控非法活动,有效保护青少年安全;泰国修订《儿童保护法》,增加不良行为风险儿童的福祉保护计划,注重事后监督和教育。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04

结语

青少年犯罪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转变观念,从单纯依靠司法系统转向社会主导型治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全方位的预防和矫治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