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警方严查“鬼火少年”,家长如何预防孩子“炸街”?
济南警方严查“鬼火少年”,家长如何预防孩子“炸街”?
8月26日晚,济南警方开展“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收网专项整治行动,一举查获未挂牌、无证驾驶、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摩托车18辆,抓获携带管制刀具未成年人2人。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警方打击“炸街”扰民的决心,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正卷入这一危险行为中。
未成年人“炸街”:一场不容忽视的危机
“炸街”,指的是驾驶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在道路上高速行驶、频繁变道、竞速追逐,甚至做出危险动作,制造巨大噪音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民,更对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未成年人参与“炸街”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网络短视频的影响: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炫技、竞速等危险驾驶行为被包装成“酷炫”“刺激”的内容,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模仿。
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对危险缺乏足够的认知,加上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不到位,使得他们容易陷入危险行为。
家庭监管缺失: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监管,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违法行为不知情或不以为意。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参与“炸街”?
面对这一问题,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家长提供参考: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家长要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炸街”行为的危害。可以通过观看交通事故案例视频、参与交通安全主题活动等方式,加深孩子的认识。
履行监护职责: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了解他们的社交圈子,防止他们接触不良人群。对于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未满18周岁不能驾驶摩托车和机动车等法律规定,家长更要严格遵守。
培养规则意识: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通过讲述真实的事故案例,让孩子深切认识到违反规则的严重后果。
关注心理健康:有些未成年人参与“炸街”是为了寻求刺激、发泄情绪。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通过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
多方共治,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未成年人“炸街”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开设专门的交通安全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交通规则;交管部门要加大对违法驾驶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社区要组织各类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道路不是赛车场,行车安全不是儿戏。”我们呼吁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起来,不要让自己的疏忽成为孩子安全的隐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