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耶稣受难:从十字架看生命与苦难的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耶稣受难:从十字架看生命与苦难的意义

引用
amz123
14
来源
1.
https://m.amz123.com/ask/fpPN4NE3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7%A8%A3
3.
https://thebiblesays.com/zh/commentary/mat+27:45
4.
https://www.yzzhenli.org/index/content/20272/%E3%80%90%E4%B8%BB%E6%97%A5%E8%AF%81%E9%81%93%E3%80%91%7C%20%E8%89%B0%E9%9A%BE%E8%80%8C%E5%BF%85%E9%A1%BB%E7%9A%84%E9%80%89%E6%8B%A9%EF%BC%88%E5%9F%BA%E7%9D%A3%E8%8B%A6%E9%9A%BE%E4%B8%BB%E6%97%A5%EF%BC%89/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2/10/15473865_1132001515.shtml
6.
https://kuadros.com/zh/products/%E8%80%B6%E7%A8%A3%E5%8F%97%E9%9A%BE%E5%83%8F-%E5%89%8D%E7%BA%BF?srsltid=AfmBOop7mSYUYI1nbemZdPIrTiSDAhDqRX1QSLGDdrnhI-D0rDQII_PF
7.
https://apologeticspress.org/%E8%80%83%E5%8F%A4%E5%AD%A6%E4%B8%8E%E6%96%B0%E7%BA%A6%E5%85%A8%E4%B9%A6/
8.
http://www.tigfd.com/news/show-373507.html
9.
https://yuedu.sanmanuela.com/news/25354.html
10.
https://lightandword.org/?p=292
11.
https://christianpure.com/zh/learn/crucifixion-locale-jesus/
12.
https://www.ministryvoice.com/zh-CN/exploring-the-meaning-and-importance-of-good-friday-scripture/
13.
https://chinese.mycatholic.life/2024/09/09/%E5%8F%97%E8%8B%A6%E5%9C%A8%E5%A4%A9%E4%B8%BB%E7%9C%BC%E4%B8%AD%E7%9A%84%E6%84%8F%E4%B9%89/
14.
http://www.3j1.com/b/yhxs/world/17085045682588.html

公元33年,耶路撒冷城外的哥耳哥达山上,一位名叫耶稣的犹太教传道者被罗马士兵钉在十字架上。这一幕,不仅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事件,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场景之一。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十字架”,但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会厌恶地拒绝,有人则从中找到信仰的力量。耶稣的受难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如何以信仰和爱去回应,从而获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01

十字架上的黑暗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从正午到下午三点,黑暗笼罩了大地。这种黑暗可能蔓延到整个犹大,和/或广阔的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这种黑暗象征着混乱、邪恶、哀悼以及神的愤怒和审判。在圣经中,黑暗常常被用来表示四个不同的主题:混乱与空虚、邪恶与罪孽、哀悼以及神的愤怒和审判。这些主题在耶稣受难的时刻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这种黑暗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它反映了神圣关系的混乱,以及耶稣在十字架上感受到的空虚、孤独和内心的黑暗。这种黑暗是完全相反的,耶稣在地球上承担着世界的罪恶。在这种情况下,耶稣不是世界的光,而是承担着世界的黑暗。

02

选择爱人,爱到底

耶稣选择进入耶路撒冷,是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将天父和祂的圣爱带给人,邀请人回归天父。这种选择爱人,甚至在死亡中依然爱人爱到底的精神,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爱,在书本上和年轻人身上,是浪漫的、轻松的、充满喜乐的。然而,对于经历了“爱的责任”,“爱的使命”和“爱的重担”的父母等“爱的实践者”而言,爱,却是包含着血与泪的挣扎。爱人,如果只是表达爱心,发放救济物质,或者安慰与鼓励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也乐于完成。然而,有困难的爱人,被伤害的爱人,甚至面临着死亡的爱人,有几个人愿意继续呢?

耶稣没有选择受苦受难,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在苦难面前继续选择爱人,在死亡中依然爱人爱到底。这就是主耶稣选择公开进入耶路撒冷的原因:承行父旨,选择爱人。

03

孤独与无助

耶稣在进入耶路撒冷后,却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处境。跟随自己三年之久的门徒们,听过祂无数次的讲道,见到过祂无数次所行的奇迹异能,在听到祂要去耶路撒冷受苦受难的预言后,却阻止祂,谴责祂。自己非常信任的一位宗徒,将团体的经济管理权交给了他,然而,犹达斯却选择以三十块银元的收入出卖自己的师父。在主耶稣面临艰难的选择时,宗徒们却都在闭眼睡觉,也可能是在装睡。在主耶稣被抓后,宗徒们都四散逃跑了,没有留下一个人。就是自己选为“宗徒之长”的西满伯多禄,也公开三次否认和主耶稣有任何关系。在这种处境下,主耶稣内心的“失败感”会有多大啊!心理学家一定会分析出好几本书的描述。如果主耶稣的依靠是来自跟随自己的门徒们,那么,祂将是最无助的人。

此外,当时的宗教领袖们也对耶稣充满了敌意。司祭长、经师和法利赛人、以及撒杜塞人等,他们都是当时犹太社会的信仰领袖。按常理,他们应该比一般人更能认出来自天主的人和标记,更应该按照信仰的精神而生活。然而,他们考虑的,不是聆听天主怎么样带领整个犹太人,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司祭长和经师等人派遣兵士去捉拿主耶稣;他们在大司祭的家里,判处天主子死罪;他们煽动群众要求释放罪犯巴拉巴,却要钉死主耶稣。就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主耶稣也受到了当时人的嘲笑:“祂救了别人,却救不了自己”。

04

艺术中的永恒象征

耶稣受难这一主题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无数杰作。其中,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脱去基督的外衣》和意大利画家乔托的《耶稣受难像》尤为著名。

埃尔·格列柯的《脱去基督的外衣》创作于1577年至1579年间,现藏于西班牙托莱多市的圣玛丽亚大教堂。画面中心的耶稣形象身穿红色长袍、头戴光环,他的表情平静而坚定,双手被铁链锁住,象征着他的无辜和牺牲。埃尔·格列柯在这幅画中充分展现了他的表现主义风格。他的笔触粗犷有力,色彩鲜艳而富有层次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他的构图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大厅之中,与画中的人物共同经历这一历史时刻。

乔托的《耶稣受难像》则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克罗斯大教堂,被认为是乔托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画的特征是简单和自然,十字架上基督的身影实际上是人体,表现出痛苦和痛苦。作品的组成是平衡和和谐的,一个中央人物主导着场景,而黑暗的背景突出了人物。油漆中颜色的使用清醒又严峻,深棕色和灰色的色调与基督的皮肤的淡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一般效果是庄严和严肃的,这加强了场景的情感强度。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传达了耶稣受难的精神内涵。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这些画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状况,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耶稣的牺牲精神和宗教信仰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耶稣在哥耳哥达山上的受难,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永恒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如何以信仰和爱去回应,从而获得生命的真正意义。正如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这句话所展现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也可以通过信仰重新建立与神的联系。这种精神的力量,正是耶稣受难给予我们的最宝贵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