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煮饼:舌尖上的非遗传承
闻喜煮饼:舌尖上的非遗传承
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有一道被誉为“饼点之王”的传统名点——闻喜煮饼。这道始于明代的美食,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闻名遐迩,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于2009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百年的独特工艺
闻喜煮饼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其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香油等,经过制皮、制馅、包制、油炸等工序,最后滚上芝麻制成。具体步骤如下:
- 制皮:将面粉加入食用油、苏打粉和水揉成面团,醒发后擀成薄片。
- 制馅:白糖、饴糖、蜂蜜加水熬煮至浓稠,再加入面粉和桂花制成馅料。
- 包制:取面皮包入馅料,制成圆形,并在表面沾满白芝麻。
- 油炸:将包好的煮饼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用小火炸至金黄色。
- 滚汁:将炸好的煮饼浸入熬制的蜜汁中,再滚上一层芝麻。
成品闻喜煮饼形似圆月,外裹白芝麻,色泽金黄,圆润饱满。其最大特点是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口感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放不变质。这种独特的口感和外观,使其在众多糕点中独树一帜。
百年老店的传承与创新
闻喜煮饼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创新。其中,任诚意煮饼和永祥和两家百年老店最具代表性。
任诚意煮饼始于181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第八代传承人任红林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现代健康理念,研制出符合现代人口味的闻喜煮饼。如今,任诚意煮饼不仅畅销省内外,还吸纳了周边百余名劳动力就业增收。
永祥和品牌则始于1808年,历经近200年沧桑。现任掌门人胡文玲对煮饼质量要求近乎苛刻,不仅严格遵循传统工序,还积极创新改良。例如,将传统“尖底圆口油锅”改为“平底牛槽油锅”,在保留传统蜜汁调馅的基础上,开发了红豆、绿豆、蓝莓、山楂等新口味。同时,采用氮气独立包装,研发自动化烘焙流水线,让这一传统美食插上了科技翅膀。
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
闻喜煮饼不仅是美食,更是一张文化名片。它曾是皇家贡品,鲁迅先生在《孤独者》中也提及闻喜煮饼,足见其声名远播。在抗美援朝期间,20000包闻喜煮饼被送往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成为“最可爱的人”的美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闻喜煮饼文化,永祥和正在筹建闻喜煮饼非物质文化产业园和博物馆,编写戏曲节目,建设产、学、研基地,将闻喜煮饼的文化传承推向新的高度。
如今,闻喜煮饼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过网络直播、电商平台等现代营销手段,这一传统美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份文化传承,承载着山西人民的智慧与匠心,展现着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