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正常,听力受损害!华科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糖尿病与听力损失关联
血糖不正常,听力受损害!华科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糖尿病与听力损失关联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还可能引起耳内微血管病变,导致听力损失。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张晓敏教授团队和附属协和医院孔维佳教授团队在《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血糖水平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加剧这种影响。
研究背景
糖尿病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血糖水平和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了解遗传因素和血糖水平是否共同增加了听力损失及严重程度的风险。
研究发现
研究团队分析了东风-同济队列中的13275例参与者数据,平均年龄为64.9岁。研究发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听力损失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具体来说:
- FPG和HbA1c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中重度听力损失风险分别增加7%和10%。
- 相比于血糖正常参与者,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听力损失风险分别高出11%和19%。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重度听力损失的风险高达25%。
研究还发现,遗传风险与血糖水平存在交互作用。高遗传风险参与者中,FPG和HbA1c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整体听力损失风险均升高10%,中重度听力损失风险分别升高17%和16%。2型糖尿病参与者中,高遗传风险者听力损失风险最高,整体升高了100%。
临床意义
研究结果对临床血糖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强化血糖控制:鉴于高遗传风险与2型糖尿病共同作用下听力损失风险的增加,强化血糖控制成为预防策略的核心。这意味着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增加体力活动,连续血糖监测等,以维持血糖在更合理的目标范围内。
早期筛查和监测:基于叠加风险的认知,应鼓励对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高遗传风险背景的患者,应将进行定期的听力评估作为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早期识别听力变化有助于及时介入,减缓听力下降的速度或采取补救措施。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因素如何影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包括听力损失)的认识至关重要。充分让患者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定期监测血糖和听力检查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更积极的健康行为。
研究团队简介
该研究通讯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张晓敏教授和附属协和医院孔维佳教授。张晓敏教授主要致力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物、生活方式等)、环境-遗传交互在早期健康损害与环境相关疾病(以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为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孔维佳教授是中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第八、九、十一届副主委,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这项研究受到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506501)和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BCA046)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