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克力亲述鱼刺卡喉急救法,你学会了吗?
百克力亲述鱼刺卡喉急救法,你学会了吗?
近日,东方卫视主持人百克力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他在武汉工作期间误吞了一根长达4.4厘米的鱼刺,这根鱼刺不仅穿过了他的胃壁,还扎到了肝脏,险些危及生命。经过武汉协和医院的紧急手术,百克力才脱离了危险。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鱼刺卡喉绝不是一件小事,错误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错误处理方法可能致命
面对鱼刺卡喉,很多人会习惯性地采用一些"土方法",比如吞饭团、喝醋等。然而,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吞饭团: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吞咽大块的食物(如饭团、馒头)将鱼刺带下去。然而,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较大的食物可能会把鱼刺推得更深,甚至可能导致鱼刺被带到食管,刺穿食管及食管旁组织。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期间,一位女士就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最终不得不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切开颈部才取出鱼刺。
喝醋:有些人相信喝醋可以软化鱼刺,使其更容易排出。但实际上,醋的酸度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软化鱼刺,而且过量饮用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或其他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醋中的醋酸甚至可能灼伤食管黏膜,加重伤情。
大量喝水:喝水虽然不会直接伤害到你,但它也不能有效地帮助移除鱼刺。如果鱼刺已经卡得很深或者位置特殊,水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可能让情况变得更复杂。
用力咳嗽:轻微的咳嗽可以帮助清除浅表处的异物,但如果鱼刺已经嵌入较深的位置,剧烈咳嗽不仅无效,还可能使鱼刺更加深入,增加取出难度。
使用工具自行尝试取出:使用镊子、筷子等工具自己动手取刺也是非常不推荐的做法。非专业人士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咽喉组织,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可能会推动鱼刺至更难处理的位置。
正确处理方法
那么,当遇到鱼刺卡喉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立即禁食、禁水:避免进一步刺激喉咙部位,防止鱼刺移位。
轻咳催吐:虽然咳嗽的气流冲击力比较小,但有些卡在表浅部位的鱼刺也会被气流带出。
及时就医:如果鱼刺未能自行排出,必须尽快前往医院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求专业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电子喉镜、CT扫描)以确定鱼刺的位置,并使用合适的专业器械取出异物。
中国医生的"绝技"
据统计,中国医生每年要处理数以万计的鱼刺卡喉病例。在一些医院,一晚上急诊就能处理两位数的鱼刺卡喉,节假日还会翻倍。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医生在处理鱼刺方面必须要更快、更精准。
中国医生通常会绕开X光等检查的步骤,借助于更为熟练掌握的各种喉镜技术直击痛点,并且在取异物器材方面推陈出新,一切都为了更快地搞定鱼刺,减少痛苦。一批批一代代医生的努力和实践,让一根鱼刺在中国的急诊不再是多学科疑难杂症,而是值班医生的驾轻就熟。
如何预防鱼刺卡喉
细嚼慢咽:吃饭时保持专注,专心吃鱼才是正经事。
选用去骨或少刺的食材:为老人和小孩准备食物时,选择鱼刺少的鱼类;烹饪前仔细剔除鱼刺。
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教育家人特别是孩子关于进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进餐过程中避免大笑、打闹等。
学习挑刺技巧:用筷子轻轻拨开鱼肉,检查是否有小刺可避免后续的困扰。
关心特殊人群:对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剔除鱼刺后再让他们食用,确保安全。
百克力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鱼刺卡喉不是小事,错误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当遇到鱼刺卡喉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尝试"土方法",及时就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