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千年古桥的日落之美
泉州洛阳桥:千年古桥的日落之美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洛阳桥》,道出了这座千年古桥的沧桑与辉煌。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横跨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这座全长731米的古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历时六年建成。桥面宽4.5米,共有45座桥墩,两侧护栏由500根栏杆石柱构成,其中28根为狮身栏柱。桥板最长的达11米,重约数吨至十多吨。
桥的建造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其中最著名的是“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置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基址。为解决石堤在海浪冲击下容易坍塌的问题,工匠们在石堤附近散置牡蛎,利用牡蛎的吸附力和繁殖能力,将分散的石块胶结成一体,使整条石堤达到相当坚固的程度。这种将生物学知识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桥南北两端各矗立着2尊石将军,身披盔甲,手按长剑,肃立桥两侧。桥上有6座佛塔,其中以桥中段偏北位置的月光菩萨宝塔最为有名。桥南有蔡襄祠,内藏蔡襄手书的《万安桥记》石碑,碑文仅153字,却精炼地记载了造桥的时间、规模、耗资和主建人员,书法优美,刻工精致。
傍晚时分,漫步在洛阳桥上,感受着江海交汇的独特风光,欣赏绝美的日落景色,是来泉州不可错过的体验。桥上行人成群漫步闲谈,舟形桥墩旁渔船三两依偎停泊,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建议在日落前一小时到达,从桥南进,先参观蔡襄祠等古迹,再慢慢走上桥面,寻找最佳拍摄位置。中亭是拍摄洛阳桥全景的最佳地点,可以捕捉到桥身与夕阳交相辉映的美景。桥北段的红树林和滩涂也是拍摄日落的绝佳位置,可以拍到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象。
洛阳桥不仅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它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洛阳桥作为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被列为遗产点之一。
交通方面,游客可乘坐705路、K502路、K701路公交车至【洛阳三角牌】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洛阳桥全天免费开放,最佳游览季节为每年4-11月。桥南的蔡襄祠内设有“海内第一桥”展览馆,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洛阳桥的历史与文化。桥北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免费茶水、充电宝等服务,并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了解泉州特色和洛阳桥文创的好去处。
站在洛阳桥上,感受着千年前工匠们的智慧结晶,欣赏着日落时分的绝美景色,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座见证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古桥,如今依然静静地横跨在洛阳江上,诉说着属于它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