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雨姐翻车背后的法律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雨姐翻车背后的法律大揭秘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3A06PY500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630/herald/97611b009626770dade55ff09c16abf4.html
3.
http://yqpd.gscn.com.cn/system/2024/10/24/013220179.shtml
4.
http://www.news.cn/legal/20240823/4837c03354fc41d39c84264a0ea12037/c.html
5.
https://scjgj.yantai.gov.cn/art/2024/7/24/art_62271_2902145.html
6.
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403/t20240315_649566.shtml
7.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1024/t_1154678.html
8.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4073121.html
9.
https://www.lvshi01.com/zhibodaihuo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146
11.
http://www.suixi.gov.cn/zjsxscjg/gkmlpt/content/1/1982/post_1982617.html
12.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4/id/7892354.shtml

近日,“东北雨姐”因售卖掺假红薯粉条而引发舆论热议,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直播带货中的诚信问题,更凸显了食品安全监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深入分析这一事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及对直播带货行业的启示。

01

事件回顾与法律定性

2024年9月,打假博主“赏金猎人灰烬”和“大娃”爆料称,从东北雨姐直播间购买的“红薯粉条”经检测发现不含红薯成分,而是木薯淀粉。随后,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最终确认送检样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木薯源性成分,且其他检验项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东北雨姐团队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16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从法律角度分析,东北雨姐的行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东北雨姐所售粉条的产品标识不符合上述要求,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东北雨姐所售粉条的产品标识不符合上述要求,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02

案例对比与行业现状

东北雨姐的案例并非孤立事件。在直播带货领域,虚假宣传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在某零食直播间购买的肉松夹心面包,主播宣称“0香精、0色素、0反式脂肪酸”,但实际产品配料表中却含有食品用香精。在另一案例中,有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一款净含量为308克的瓜子,而实际商品却是22克×10袋装,与主播展示的重量相差甚远。

这些案例反映出直播带货中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主播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夸大产品功效、隐瞒重要信息,甚至进行虚假宣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3

法律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面对直播带货中的种种问题,法律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东北雨姐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上述规定。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东北雨姐在直播中的宣传行为可以被视为广告行为,因此也应遵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然而,当前的法律监管仍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直播带货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使得监管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主播和平台利用法律漏洞,通过含糊其词、暗示性语言等方式规避监管。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带货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至关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仔细查看商品信息,理性消费,不轻信主播的夸大宣传。一旦发现虚假宣传或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04

结论与建议

东北雨姐的翻车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其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但也伴随着诸多法律和道德风险。要实现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1. 加强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带货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罚力度。

  2. 提升主播诚信度:主播应树立诚信意识,真实、全面地介绍产品信息,不夸大其词,不隐瞒重要信息。

  3. 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不轻信主播的夸大宣传,遇到问题及时维权。平台应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诉求。

  4. 强化平台责任:平台应对入驻商家和主播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透明、公平的直播带货环境,让直播带货真正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便捷渠道,而不是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