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济专家解析:为什么没有“最好的止痛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济专家解析:为什么没有“最好的止痛药”?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tongjihospital.com.cn/news/intro/id/162/pid/26652.html
2.
http://www.cjco.cn/article/doi/10.12354/j.issn.1000-8179.2024.20240784?viewType=HTML
3.
https://www.chimei.org.tw/main/cmh_department/59012/info/3140/A3140102.html
4.
https://www.ansiding.net/archives/8377
5.
http://www.genetinfo.com/international-news/item/83161.html
6.
https://www.ansiding.net/archives/8097
7.
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11308/19.htm

“医生,帮我开点儿最好的止痛药,贵点也不要紧。”这是许多患者在就诊时经常说的话。然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创伤骨科副主任王欣指出,其实并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止痛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背后涉及疼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止痛药的作用机制和使用原则。

01

疼痛的多样性与止痛药的分类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癌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有着不同的产生机制和病理基础。因此,止痛药也相应地分为几大类,每类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轻疼痛和肿胀。它们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神经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除了止痛作用外,这类药物还具有退热和抗炎效果,常用于治疗发热、感冒等症状。

  2. 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非甾体抗炎药不同,它们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达到止痛效果。通常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的急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解痉止痛药:如颠茄片、阿托品等。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由胃肠道和其他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如肠胃绞痛、胆道绞痛、肾绞痛等。

  4.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体内的阿片受体来发挥强大的镇痛效果,主要用于治疗重度疼痛,尤其是癌痛。但这类药物存在成瘾性、耐受性增加和呼吸抑制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

02

为什么没有“最好的止痛药”?

  1. 疼痛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度和耐受度都不同,同样的止痛药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也可能大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对某种止痛药非常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效果不明显。

  2. 药物副作用:所有药物都有其副作用,止痛药也不例外。长期使用止痛药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成瘾性等问题。因此,在选择止痛药时,需要权衡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平衡。

  3. 病因治疗的重要性:对于许多疼痛情况,单纯的止痛治疗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例如,骨折引起的疼痛需要通过复位和固定来治疗;心肌缺血痛可能需要心血管药物或手术干预。因此,在治疗疼痛时,还需要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积极治疗。

  4. 阶梯治疗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疼痛治疗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即在疼痛较轻时,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等非阿片类药物;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再考虑使用中枢性止痛药或阿片类镇痛药。这种逐步升级的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药物滥用和成瘾的风险。

03

止痛药的合理使用

  1. 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止痛药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2. 注意药物副作用:使用止痛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

  3. 考虑个体差异:不同人对止痛药的反应不同,如果发现某种药物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 阶梯治疗:对于慢性疼痛或重度疼痛,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合理使用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

  5. 多模式镇痛:在严重疼痛情况下,可以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方法,即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止痛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并减少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副作用。

总之,止痛药的选择和使用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没有一种止痛药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疼痛或所有患者。在面对疼痛时,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疼痛的类型、程度以及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和使用止痛药物。同时,还应该重视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