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熬大年,小心健康亮红灯!
除夕夜熬大年,小心健康亮红灯!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亲人围坐一堂,谈笑风生,这便是中国传统的守岁习俗。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然而,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提升,通宵守岁的传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表明,长期熬夜对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心脏到肾脏,从肝脏到大脑,这些身体的核心器官都在悄悄承受着熬夜带来的负担。
- 心脏: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肾脏:睡眠不足会影响肾功能,每减少一小时睡眠,肾小球滤过率就会降低。
- 肝脏:熬夜会干扰肝脏代谢功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 大脑: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大脑体积。
面对这些健康隐患,专家建议,守岁也要讲究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指出,守岁的目的是送旧迎新,而送旧迎新的关键时刻是除夕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因此,守岁到子时即可,不建议通宵不睡。特别是对于体弱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更要注意适度。
那么,如何在传承守岁传统的同时,又能保护身体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健康守岁建议:
合理安排作息:守岁活动可以提前开始,但不要过度疲劳。建议在子时过后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健康饮食:节日饮食要适量,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适量饮酒。
适度娱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如观看春晚、玩桌游等,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注意防护:春节期间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社交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准备应急药品:家中常备感冒药、肠胃药等基础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兴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要避免熬夜。
守岁是一种美好的传统习俗,它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然而,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传承守岁传统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健康,让这份传统习俗得以更好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