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新质生产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在传统与新兴产业两端发力,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地方区域经济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激发了创新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以及促进了协同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技术企业和项目,以支持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战略和实践层面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而新质生产力正是在遵循和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中,通过技术革命突破,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动力结构优化,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科技创新引领:强化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素配置优化: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与高效配置,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一体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急需人才。
地方实践案例
低空经济领域: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威海市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战略期,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应用示范等领域能级提升,初步形成“整机制造+零件配套+服务应用”的产业链条。无锡市则制定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低空飞联网,推进重大项目,开拓应用场景。
储能行业创新: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和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展开研讨。甘肃省金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通过建设新质生产力研究实践基地,推动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产业向全链条贯通,培育和发展具有金昌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高博特种电池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研发的三维集流体物理架构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强的安全性、更持久的寿命等优势,有望在2025年实现17.3GWh的全球需求量。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实践基地实施方案》,实施“百城千企”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与政府、园区、企业共建新质生产力研究实践基地,推动全国100个城市和1000家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园区和企业。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要素优化和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发力,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