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特长隧道:绿色设计新典范
西天山特长隧道:绿色设计新典范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天山深处,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西天山特长隧道。作为G219线昭温公路的关键节点,这条全长15.7公里的隧道不仅是世界埋深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更是一座绿色交通建设的里程碑。
世界级工程的绿色使命
西天山特长隧道地处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托木尔片区)和夏塔古道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核心区,70%以上的区域被冰川覆盖。这里不仅是南北疆交通的重要节点,更是一片需要精心呵护的生态净土。
创新设计守护冰川
为了保护脆弱的冰川环境,工程设计之初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禁止开挖竖井和斜井。这是因为竖井和斜井在运营时会产生“烟筒效应”,导致施工粉尘和汽车尾气污染冰川,加速其融化。为此,施工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主洞+侧平导洞”的三洞掘进方案。
循环利用与新能源应用
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环境下,施工团队开发了一套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每天需要约2000方用水量来降温,项目部将打洞产生的废水经过7级沉淀处理后,送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清水流入3000立方米的清水池,循环用于TBM设备的施工用水和洒水降尘。废渣则全部运输到洞外,用于路基建设,实现了“零弃渣”。
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首次引进了新能源水泥罐车、除渣车、通勤车和双头车等设备。由于地处偏远,没有现成的充电桩设施,项目部从外部引入高压电,自行制作高压充电桩,确保新能源设备的正常运行。
克服“五无”环境
自2023年6月开工以来,建设者们面临着无水、无电、无网、无路、无人的“五无”环境。如今,项目部已经建立了气象站、洪水监测系统等设施,为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世界领先的施工技术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采用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例如,“温宿号”TBM是中国交建自主研发的“敞开式+单护盾双模式”TBM,开挖直径达8.8米,是穿越天山直径最大的TBM。该设备在施工中创造了45.3米的同级别、同类型、同类施工方式世界最高日进尺纪录。
展望:一条绿色生态通道
预计2027年10月通车后,西天山特长隧道将使天山南北的交通距离从1700多公里缩短至400公里。这条贯穿新疆南北交通网络的绿色、生态通道,不仅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更将成为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谐共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