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制定新年计划清单吗?研究:九成人在两周内放弃
你有制定新年计划清单吗?研究:九成人在两周内放弃
在新年来临之际,许多人会制定新年计划,比如多去健身房、读更多书或旅行等。然而,研究表明,九成的人会在两周内放弃这些计划。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能够坚持下去的新年计划呢?
不少人喜欢在新一年罗列自己的新年计划清单,例如是要多去健身房、要读25本书、到某个地方旅行等等。
格价网站Finder的网上调查发现,有74%的澳大利亚人在2025年有制定新年计划清单,而大部分的计划都和健康有关,其中39%是改善饮食、选择更健康的食品,37%是提升健身等级,33%是减肥。
两成受访者想出国旅行,有17%的人想要更多睡眠。其他主要计划还有做个环保的人、减少工作、翻新住宅、做义工、转工、找到伴侣和戒烟戒酒等。
只有26%的人表示不会制定新年计划。
制定新年计划有何坏处?
迪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Ron Borland专门研究健康行为,他建议不要随便制定新年计划。“这不是好事,除非你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并准备好去实践。通常而言,计划不会如愿。”
美国Scranton大学一项调查发现,88%的有制定新年计划的人,会在头两个星期放弃;只有8%实际完成了计划。
这意味着制定新年计划需要预期会落空。“最负面的影响是,你决定做某件事但最终失败……而且失败得很惨。对于较难的事,有时是注定失败。没有方法是百分百成功。”
为何新年计划会落空?
Borland教授向SBS新闻表示,大部分的新年计划落空,是缺乏规划和时间。“它们未经深思熟虑,而且大家也并没有很好的规划来实施它们。”
他指出,大家制定新年计划时往往处于假期状态,“当你在海滩上晒太阳时,你可能会想出一些可以持续两个星期有效的事,然后你回到正常生活,但没计划在正常生活方式中真正维持这种行为。”
“你需要一个在日常生活方式中实践那些计划的规划。但大部分人没想那么长远。”
如何制定合适的新年计划?
以下是几个制定合适——或者至少超过两个星期——新年计划的小贴士。
Borland教授表示,目标要“SMART”——具体(specific)、可量化(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现实(realistic)、有时限(time-bound)。
具体:思考一下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通过额外的细节使其更加具体。例如,不应该想“吃得更健康”,而应该想在每餐中加入更多的蔬菜。
可量化:决定如何追踪计划进度。例如,若计划每星期跑步4次,但实际上是跑了2次,你就可知道自己偏离了目标,可以作出调整。
可实现:确保目标是切合实际、符合自身情况。假如自己一向是忙到要捱面包和公仔面过活,那每晚都想做一顿美食可能有点困难;从每星期做3顿住家菜这样的目标开始,更容易实现,也为基础成功奠定基础。
现实:考虑一下制定的目标是否适合生活方式。例如,从来都不早起的人,期望每天早上5点起床可能行不通。需要重新思考是否可行,以及是否有需要为此而努力。
有时限:为实现目标而设定一个明确的期限或时间框架。不要含糊地说要健身,而是具体计划将在4月底之前跑步5公里,有一个时间表可以增加紧迫性并有助于追踪进度。
通过以上方式构建自己的新年计划,把一个模糊的想法变成一个清晰的、可行的规划——有助于在最初几个星期后继续坚持下去。
新年计划失败怎么办?
Borland教授表示,即使新年计划落空也不要紧,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如此,重要的是要自我安慰、善待自己。
“老实说,彻底改变并成为一个不同的人是非常困难的。有时这是由于重大危机而发生的。但如果只是突发奇想去做,很少有人能成功。”
他说,成功的人往往是由于生活出现逆境,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制定新年计划的决心不是为了克服逆境,而是为了成为理想的自己。
他又提醒大家,不需要为自己不够理想、无法实现目标而担忧:“我们很少人是完美的,事实上没人是真正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