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策方案破解新能源车险高赔付难题
宝策方案破解新能源车险高赔付难题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承保亏损57亿元,赔付率超100%的车系达137个。面对这一行业难题,宝策供应链创新推出综合维修中心和定制化供应链服务,通过智能查勘、复勘验车以及旧件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新能源车高赔付问题。
新能源车险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车险业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存量已达1001亿元,专家预测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4000亿元,约占车险保费总盘的33%。然而,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新能源车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2023年,新能源车险平均赔付率接近85%,业界综合成本率普遍已超120%。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也高出传统燃油车约21%。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
维修成本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且多数企业采用封闭的维修授权模式,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偏高。
出险率高: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能源成本优势,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先选择,使用强度偏大;同时,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驾龄相对较短,且车辆提速快、噪音小的特点也增加了出险概率。
使用性质错配:存在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兼职营运货车按非营运货车投保等情况,导致保险价格与车辆实际使用性质不符。
风险定价不准确: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存在偏差。
宝策供应链的创新解决方案
针对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率问题,宝策供应链创新推出了综合维修中心和定制化供应链服务,通过智能查勘、复勘验车以及旧件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理赔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查勘系统: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快速定损,减少人为误差,提高理赔效率。
复勘验车机制:建立标准化的复勘流程,确保车辆维修质量和理赔准确性,降低道德风险。
旧件管理系统:对更换下来的旧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防止旧件流入非法市场,减少保险欺诈风险。
定制化供应链服务:与多家维修企业和配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维修成本。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面对新能源车险的挑战,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也在积极行动。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机制、建立维修和理赔标准等。
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还推出了“车险好投保”平台,首批对接10家保险机构,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有效解决投保难问题。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行业协作的不断深化,新能源车险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险定价的精准度;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和维修企业也将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维修标准和理赔流程的完善。
宝策供应链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和供应链优化,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赔付成本,还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多方共赢。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和行业生态的完善,新能源车险有望突破当前困境,迎来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阶段。